股價的漲跌往往受制于兩方面因素的影響,即外部的人氣效應和內在的自發性動能,當二者走勢趨于一致時,那么股價的運行方向也就不難把握,但是這種情況會隨著時間和空間的交替發生變化,甚至于產生本質上的背離,這時若要想分辨出其中的真偽就有些難度了,這就需要我們去引進一種分析工具,能對影響股價波動因素做出提前性的反應,并且以直觀的“形態分歧”而展現股價即將出現的走勢信號,這里所說的“形態分歧”也就是股價內在和外在因素的分歧,而技術指標中的BRAR便是最真實有效的體現。
這是一種人氣表象和股價氣勢相結合的綜合性應用指標,離開其一都將無法使用。BR代表人氣指標,是主要根據反市場心理來進行操作;AR為氣勢指標,一般能夠測試出市場潛在的動能。在實際操作中,我們一般根據BR和AR的走勢分歧來判斷市場相對性的短線賣點和買點,尤其更側重于賣點上的判斷,因此通常稱“BRAR為賣出指標”。該指標出現在股價走勢的不同區域所反應出的意義也就有所不同。
一般而言,股價經過快速上漲后,由于獲利盤的增加而使得風險程度加大,同時多空雙方的分歧也會逐漸的顯露出來,但是這種市場內部的因素通過形態很難直接反應出來,即使有所表現也會顯得似可非可,而市場的外部現象往往又不具備參考價值,即使人氣效應再活躍也帶有片面效應,但是當二者的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后,所透漏出的意義也就非同尋常了。BRAR指標中BR和AR產生分歧時的形態特點也正是我們在實戰中應用的關鍵,通過這兩者間數值差可以準確的判斷出股價短期的變盤信號,也就是說當BR人氣指標和AR潛在的市場動能值差100左右時,股價短期內也就意味著方向的選擇。表現在形態上的特點是BR和AR距離開始拉大,形成很明顯的“形態分歧”。
實戰舉例:如2002年6.24行情,兩天指數上漲了近200點,成交量也突然放大至900億的水平,可見人氣的何等旺盛,此時從股指的運行趨勢看大盤還有繼續向上的可能,但這時的BRAR指標卻出現了“形態分歧”,人氣指標BR處在相對強勢的區域,而AR已經顯的動能不足,二者的差值達到100以上,隨后市場就在該位置經過短時間的橫盤后出現了破位下行。還有如前期的強勢股600079人福科技,在2003年2月17日到2月20日期間,股價雖在逐步攀升并不斷創出新高,而BRAR指標已經出現“形態分歧”,隨后股價便出現下跌。
除了以上兩種典型的例子外,還有部分慢牛個股從啟動之初到拉升BRAR一直處于“形態分歧”,如600053江西紙業從2002年12月份到目前的走勢,這時如果用該指標去判斷市場頭部就有些不太適合了。因此我們得出這樣的結論,利用BRAR指標判斷賣出信號必須是股價短期內經過快速上漲,BA和AR值差100以上才屬有效的。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