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年百倍,我的投資歷程回顧
彈指紅顏老,十年一瞬間。從2005年大牛市開啟到2015年的急熊謝幕,不覺間我又老了十歲,歲月催人老呀。技術投資者喜歡收市后復盤,我作為價值投資者也喜歡復盤,只是我的復盤不是以日為單位,我復的是近五年近十年甚至是半輩子的盤。投資啟蒙書
九零年開始接觸投資,所謂接觸投資,其實也只是很偶然的一個機會看了一本書,就此改寫了我的一生。這本書是介紹復利投資的,全本書核心就講了一條復利次方公式:Y=X^n。然后就開始舉例子某某某持有某某股票多少年后成為了千萬富翁的故事。以今日的眼光來看,這本書寫得相當簡陋,但這是九零年呀,對我來說,當時是一束智慧強光照射在我身上,每個腦細胞都大張,令我突然打開了看這個世界的視野。
大概記得書中舉列是這樣,每年投入一千元,每年收益10%,50年后復利是超過100萬!當時胸無大志的我,覺得這一百萬已經是天文數字,非常知足。假如你壽命足夠長,還能復利到一千萬!
從此以后,我就已經規劃好我的人生路線:努力工作,每月的工資投資股票!這就是我投資生涯簡陋的開端,我就是一張白紙,沒有要成為億萬富翁的雄心,甚至沒有年賺20%復利欲望。根本不認為巴菲特,根本也沒有價值不價值的投資一說,就是知道每月收入節約買股票,幻想五十年后可以有百萬家財退休。雖然此書寫得簡陋,卻命中了兩個關鍵點:一是10%的年收益率,二是買入長期穩定的大公司(此書是美國翻譯,舉例都是IBM可口可樂這類的公司)。
我很幸運的第一本投資書不是技術分析,這本投資啟蒙書對于一張白紙的我,打下了好基礎,首先我已經接受10%這個十分合理的年收益率,在我以后的投資生涯中,從來不會對投資收益有過高的預期,心態十分良好。二是我知道要買好公司大公司,不碰不確定性的股票。三是要耐心長期持有陪伴公司成長,從來沒有想過一夜暴富,想的是五十年的復利,換手率超低。還有要節約開支,所有的現金都投入到復利這個游戲之中。這幾點成為我日后走上價值投資的基石。投資不僅僅是投資,它的思想已經影響到我的人格思維:做事長遠規劃,生活簡單節約,維持身心健康長壽。這些思想初形在很多年我累積投資及生活經驗之后,慢慢形成了我的整個的投資哲學體系。雖然這十年平平淡淡,但沒有這前十年的積累,我想沒有后十年的爆發。這讓我想起了毛竹,四年才長幾厘米,最后卻在最后一個月里長出十幾米。頭四年它不是沒有生長,而是在不斷長根,積累后勁。十年磨一劍
九零年到2005年,是我投資生涯的潛伏期。一方面是沒有錢投資,原始積累需要時間慢慢積累。另一方面也是家庭原因。父親是改革開放經商比較早的一批人,一直在做些小生意,我也是一邊幫忙一邊繼續幻想以后的投資生涯。雖然是做些小生意,但這個過程我養成了實業的眼光去看待投資。可以說,我是先干實業再干投資。沒有干過實業的人去搞投資,大家看問題的角度不一樣。當時也沒有投資一說,更沒有價值投資一說,就是炒股嘛。很多大神跟你吹噓什么他九十年代就開始價值投資賺了多少多少,都是屁話!一是當時的股票都是很貴的,二是所有公司都剛剛上市,沒有經歷時間的考驗。那年萬科還在賣雜貨,誰知道它后來發展這么大?!劉元生也是幾次想賣萬科,當時政策不允許,被逼綁架成價值投資祖師爺。當時根本就不存在價值投資這個概念,大家都是盲人摸象,牛市來賺了錢,熊市又虧去了。
跌跌撞撞之間,我經歷了幾輪牛熊。這個過程慢慢修正了我五十年持有的想法,后來發展成為以價值投資結合周期投資的大波段式價投。這個時期寫得比較少,一是時間久遠,也沒有做出什么出彩的投資事件,另外主要是在做實業,投資是副業,這個時期也沒有統計到底賺了多少錢,收益率多少。小生意賺了錢便往股市里投,最重要的過程是經歷了幾個牛熊,積累了原始資金。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