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資委主任肖亞慶日前赴內蒙古呼和浩特調研國有企業深化改革工作。肖亞慶指出,要大力推動東北地區國有企業改革深化。對此,蘇寧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黃志龍昨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國有企業改革正處在關鍵階段,同時也是貫徹落實中央關于國企改革政策文件和精神的重要時期,可以說在未來一兩年時間內,包括東北地區在內的地方國有企業改革都將有大動作出現。
黃志龍認為,在全國各地國有企業改革中,東北地區的改革難點和問題尤為突出:首先是東北地區的國有企業多數集中于鋼鐵、石化、煤炭等傳統重化工行業,而這類行業目前正處于去產能階段,也就是說,在整個行業處于下行周期的影響下,推進國企改革的難度預計會更大;其次是東北地區社會資本和民營企業發展不足,特別是在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過程中,本地民營企業的資金和技術整體實力不足,難以起到關鍵作用;最后是東北地區國有企業歷史遺留問題仍然較為突出,尤其是員工安置等問題。
事實上,為進一步推進東北地區國有企業改革,已有多份文件相繼出臺,如去年11月份國務院發布的《關于深入推進實施新一輪東北振興戰略加快推動東北地區經濟企穩向好若干重要舉措的意見》明確,支持部分中央企業開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引導中央企業加大與地方合作力度;同年12月份國家發改委印發的《東北振興“十三五”規劃》提出,下一步將針對東北地區不同類型國有企業的特點,靈活采取引入戰略投資者、推進企業改制上市等方式推動混合所有制改革。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國企研究室主任項安波昨日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對于東北地區來說,改革過程中有三方面難點值得我們關注:一是怎么繼續解放思想、轉變觀念,通過釋放人的積極性來推動國企改革與發展;二是如何把國有企業改革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結合起來,把淘汰落后過剩產能、冗員安置與解決國有企業歷史遺留問題結合起來;三是如何把改善營商環境與混合所有制改革結合起來。
據記者了解,作為本輪國企改革的突破口,目前東北三省正在積極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如吉林省明確,今年將選擇10戶-20戶省屬及地市國有企業開展混改試點,選擇5戶-10戶企業開展員工持股試點;黑龍江省提出,今年將在出資企業層面,選擇20戶左右推進股權多元化混合所有制改革;而遼寧省則已經決定向省內外戰略投資者首批出售包括本鋼集團、華晨集團等9戶企業股權。值得關注的是,今年6月10日,遼寧省政府還與招商局集團簽署了《港口合作框架協議》,雙方爭取在2017年底前完成遼寧港口集團的設立和混合所有制改革。
項安波認為,在推進東北地區國企改革過程中,既要完善追責機制,也要建立容錯機制;既要促進企業轉變經營機制,也要按管資本為主的要求完善國資管理體制,提升管資本能力;既要重視國有資本和物質資本,也要重視人力資本和人的創造性勞動;既要防止國有資產交易性流失,更要防止國有資產權益性流失。(原標題:東北國企改革將有大動作 遼寧領銜混改)
推薦閱讀>>>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