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股民都是受炒股發(fā)財?shù)男胧械?由于傳媒的影響,他們往往只見到股市的收益而看不到股市的風險,認為只要進入股市,必定是賺多賠少。
一般來說,人們總是不太愿意承認自己的失敗,因為失敗總是和無能聯(lián)系在一起的,當在股市投資中遇到挫折時,不會有哪一個股民會四處張揚自己的虧損;而僅僅當在某個局部戰(zhàn)域中小有收獲時,大部分股民便會津津樂道、四處炫耀。另外股民在計算投資盈虧時,很少人能客觀地將套牢造成的市價貶值計算進去,其根據(jù)就是只要不賣就不算虧。所以在股民中往往造成一種假象,盈多虧少。 據(jù)國外的統(tǒng)計分析,在股市投資中股民是一賺、二平、七虧,賺錢的只占10%。在我國股民中,賠錢的人數(shù)可能要占到90%以上。因為從1993年下半年開始后股市就已進入調(diào)整階段,股票指數(shù)便一路下滑,而在此之后入市的股民大約要占到整個股民人數(shù)的2/3以上。
在股市上有兩種錢可賺,一是股票的錢,這就是上市公司的分紅派息,它實際上是股民這個整體的收入來源,在一年中它是一個定數(shù)。不論股民有多少,股價有多高,炒作得如何瘋狂,上市公司的經(jīng)營業(yè)績都不因此而受到影響。如滬深股市現(xiàn)在流通股數(shù)量有300億股,預計1996年上市公司的每股平均稅后利潤在0.33元左右,那么上市公司這一年能給股民分紅派息的極限值就只有100億人民幣。現(xiàn)在滬深股市共有股民1700萬人,投入的資金近2000億,如果平均分配,每個股民也就能分到588元,每元資金的盈利水平也就約3分錢,這還沒有計入炒股所需的各種費用和消耗。
股市上可賺的另一種錢就是股民的錢,一是股票的差價,也就是股民自己賺自己的錢,一方賺的就是另一方賠的,其和為零。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股市上賺和賠的股民各占一半。二是手續(xù)費和稅,這是政府、交易所和券商組織及管理股票交易所要提取的費用,它是和股票交易額掛鉤的,約為股票交易金額的1.5%左右。如1996年滬深股市的A股交易,估計交易額要達到1.5萬億,則股民在這一年要上交255億元的交易稅、費,它遠遠大于可能收入的股票紅利100億元。作為一個整體,股民在滬深股市交易一年、總共要賠125億元。均攤到每個股民身上,就是735元,比可能的收入588元要多147元。從以上兩個方面來分析,股民中肯定是賠多賺少,而不會是賺多賠少。
6.2 長期投資收益大
許多人在股市投資中不講究時機的選擇,因為他們信奉一個教條,這就是長期投資收益大,一些在股市中深度套牢的股民也常常借此而安慰自己。
從長期來看,各個股市都將是牛市,這是毫無疑問的。但股市的牛勁有多大,股民應心中有數(shù)。從長期來看,世界上還沒有那一個股市的年均漲幅超過了20%的。如香港股市,近30年年均增幅為16%;日本東京股市,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的50年里平均每年也就漲10%;美國紐約股市,其近70年來年均漲幅僅為6%。從國外股市的運行來看,如果股市連續(xù)幾年的年均漲幅超過20%,其回檔調(diào)整將勢在必然。如紐約股市在20年代末期漲幅驚人,但其在1929年崩潰后,道·瓊斯指數(shù)在50年代才回升到1929年的水平。東京股市,80年代末期平均每年漲30%,從1986年的近14000多點漲到 1989年的近40000點,隨后出現(xiàn)回調(diào)整理,10年后的今天,日經(jīng)指數(shù)還在20000點左右徘徊。香港股市,在外資的刺激下于1994年初接近12000點,一年間的漲幅約為一倍,隨后便進入了調(diào)整階段,兩年后的今天才再創(chuàng)新高。我國滬深股市1993年上半年曾分別創(chuàng)下1558點和358點的高位,但此后的四年間,滬市的最高點位只有1000余點,而深市只在今年的狂炒中才刷新了記錄。如果股民在股票投資時不注意時機的選擇,不慎在高價區(qū)域套牢,少則三、五年,多達幾十年,都極難覓見解套的機會。 而即使能解套,股民也喪失了許多投資機會。如在香港股市1994年初的12000點套牢,直到1996年的下半年才剛剛解套,雖然投入的資金沒有損失,但若將資金存入銀行,最少能獲得20%的收益,且還不需承受套牢所帶來的心理壓力。所以股市投資中,股民還是應講究機會的選擇,應注意在股市的低價區(qū)選擇績優(yōu)股投資,這樣才能獲得比較高和穩(wěn)定的投資效益。
免責聲明:本網(wǎng)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jù)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