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之際,習近平主席出席了《深化粵港澳合作 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的簽署儀式。在總體經濟規模上,粵港澳大灣區雖已遠超舊金山灣區名列全球第三,但要真正成為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仍然任重道遠,要實現跨越發展,未來應重點從以下方面發力:
一、充分發揮區域整合的效應
粵港澳同根同源,地緣相近、人文相通、經濟相融,“一國兩制”下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具有得天獨厚的體制優勢和文化優勢。粵港澳大灣區應以加快推進港珠澳大橋、深中通道盡早通車為契機,加速建設和完善城鐵輕軌、高快速路網、信息主干網等配套基礎設施,促進灣區內外人流、物流、信息流的無障礙便捷流通。應加快改造提升宜居宜業環境,積極營造有利于創新創業的文化氛圍,繼續有效增強對先進技術和尖端人才的吸引力,打造全球產業高地和“東方硅谷”。
粵港澳三地各級政府應進一步明晰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定位和產業分工。香港、澳門充分發揮“一國兩制”的獨特體制優勢,加強與內地在金融、物流、旅游、教育、醫療等方面的深度合作;以廣州、深圳為代表的珠三角各地市,既要積極銜接港澳對標世界,又要深化區域內的有機融合和優勢互補,加快形成更加高效的全球資源配置能力。
二、充分發揮改革創新的作用
“開放包容,勇于創新”是粵港澳三地內在的特質,也是其實現經濟發展奇跡的重要根源之一。新常態下要將粵港澳大灣區打造成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積極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打造高水平、全方位的開放平臺,有效集聚國際創新資源,加快完善區域協同創新體系,使創新成為灣區發展的內生動力。
“先行先試,敢為人先”是廣東勇領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法寶?!?a href="http://www.hand93.com/tags/一國兩制-1.html" target="_blank">一國兩制”下粵港澳如何實現新的改革突破將成為灣區發展的關鍵之一。要全面深化改革,積極探索創新灣區合作模式,以點帶面、由表及里充分釋放新的改革紅利。
三、有效延拓協同發展的腹地
粵港澳在深入發揮制度優勢和區位優勢的基礎上,應進一步大力延伸和拓展未來發展的經濟腹地,特別是圍繞泛珠三角廣大區域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在充分利用國內國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的基礎上,不斷放大灣區世界級城市群的輻射帶動作用,不斷加強跨區域經貿交流與合作,切實增強粵港澳大灣區的國際影響力。
在黨中央的統一部署下,在各部委的大力支持下,粵港澳三地政府只要認真厘清發展思路,不斷拓寬合作領域、創新合作模式,粵港澳大灣區必將成為“一帶一路”上最為璀璨的明珠。(原標題:把粵港澳大灣區打造成為璀璨的明珠)
推薦閱讀>>>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