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中報高送轉預報打響第一槍,近一周,白馬股停滯不前,沉寂多時的高送轉卷土重來。
什么是高送轉
高送轉(配)是指送股或者轉增股票比例較大,一般10送或轉5以上的才算高送轉。比如每10股送6股,或每10股轉增8股等。送轉的比例一般不會超過10送轉10.
高送轉作為一種炒做的題材,相對多見于股市處于牛市階段時,因為此時更容易受到股民追捧,而在熊市階段由于股民相對不熱衷這種題材,高送轉的情況就相對較少。
公布高送轉之前,主力(莊家)一般都會提前知道(這種信息不對稱有時不可避免),因此股價往往會出現預熱。不過高送轉的股票還是有一定的炒做價值,但只是炒做價值,并沒有根本意義上的投資價值,只是具有投機的價值 。
在公司“高送轉”方案的實施日,公司股價將作除權處理,也就是說,盡管“高送轉”方案使得投資者手中的股票數量增加了,但股價也將進行相應的調整,投資者持股比例不變,持有股票的總價值也未發生變化。“高送轉”的實質是股東權益的內部結構調整,對凈資產收益率沒有影響,對公司的盈利能力也并沒有任何實質性影響。而且,在凈利潤不變的情況下,由于股本擴大,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與送紅股將攤薄每股收益。
高送轉只是迎合市場概念的一種炒作,實際上送股也好轉增也罷都無根本意義,只有炒作意義。因為持有的股數多了,但價格也相應下來了,所謂背著抱著一般沉,股票總市值并無變化,主要是看有沒有主力拉高股價,這樣股民才有獲利的機會。 高送轉受追捧主要是一種心理因素,譬如說在牛市中某股10元一股,年報時10股送10股,而股價攔腰一半成了5元,視覺上價格較低容易吸引新股民跟風,就好像大白菜一塊一公斤你嫌貴,而五毛一斤你就覺得便宜了的一樣的無意義心理。填權后莊家獲利豐厚,真實的復權價格已到天上,但跟風的并不感覺價格高。老股民雖然對這種游戲規則心知肚明,但既然大家認為大家都有這種心理,就形成了默認的擊鼓傳花式的博傻游戲。所以,在西方成熟市場,股民們并不太認可高送配,他們只認現金分紅的持續能力,這才是根本。好在每種游戲規則都有其底線,不能輕易觸碰,送轉股票也是有基本要求的,要求公司基本面(股價,業績,公積金等等)有基本條件,不是公司可以無限制送轉的。
當然,股票拆分本身還是有一定積極意義的。例如,由于股價低,也就使得資金門檻相對降低,方便小資金的出入,提高流動性。譬如說,美國很多股票的股價每股成千上萬美金,試想如果中國某支股票一萬元一股,有幾個股民會參與?既限制了小資金的自由,又影響了稅收。當然,發達金融市場由于大資金較多,機構投資者較多,投資理念也不一樣,也就不存在這樣的問題。
如何理性看待高送轉現象
部分上市公司選擇“高送轉”方案,一方面表明公司對業績的持續增長充滿信心,公司正處于快速成長期,有助于保持良好的市場形象,另一方面一些股價高、股票流動性較差的公司,也可以通過“高送轉”降低股價,增強公司股票的流動性。但需要提醒投資者注意的是,公司如計劃大規模擴張股本,除具備未分配利潤或資本公積金充足的條件外,還需要具備一定的高成長性,否則將面臨下一年度因凈利潤增長與股本擴大不同步而降低每股收益的風險。
上市公司究竟在多大程度上進行利潤分配,才能代表合理的投資回報?這一問題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但企圖通過“高送轉”吸引投資者,或采取“分光吃光”甚至“寅吃卯糧”的做法,很可能會阻礙公司未來的發展。因此,股利分配固然是上市公司回報投資者的一種極為重要的方式,但并不是唯一的方式。上市公司只有根據實際發展狀況制定合理的股利分配方案,而不是盲目分配、惡意分配,才是實現企業健康、長遠發展和回饋投資者的最好方式。而作為投資者,只有樹立價值投資理念,重點關注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成長性,才能有效避免跌入“高送轉”種種陷阱中。
如何才能避免跌入高送轉陷阱
在市場非理性炒作“高送轉”題材的背景下,作為中小投資者,如何才能避免跌入“高送轉”陷阱中?我們認為,中小投資者在面對市場出現的“高送轉”傳聞時,不宜盲目輕信,一切以上市公司正式公告為準,警惕不良分子利用或制造“高送轉”傳聞牟取利益。在上市公司正式公告“高送轉”預案時,要重點關注上市公司進行“高送轉”的真實目的,綜合考慮公司經營業績、成長性、股本規模、股價、每股收益等指標后分析“高送轉”的合理性,警惕上市公司出于配合二級市場炒作,或者配合大股東和高管出售股票,或者配合激勵對象達到行權條件,或者為了在再融資過程中吸引投資者認購公司股票等目的而推出“高送轉”方案
例如,2007年7月底,互聯網上出現大量關于A公司將推出中期“高送轉”方案的傳聞,部分投資者利用傳聞炒作公司股票,導致A公司股價三度漲停。A公司隨即公布半年報,但并未如期公告“高送轉”方案。A公司半年報披露后,股價連續兩日大幅下跌。
再如2007年8月B公司披露半年度報告,報告顯示2007年上半年B公司發生巨額虧損,但仍推出了中期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方案,每10股轉增10股。在此之前,B公司股價異常上漲。而方案公布第二天,就是B公司控股股東持有的限售股份上市流通日,且控股股東已計劃出售股票償還債務。B公司推出大比例送轉方案,存在配合控股股東高價減持股份的嫌疑。方案公布后,引起了市場的強烈反響和質疑。
高送轉又一次引起多方人士的關注,投資者在操作的時候還是需要注意避免跌入高送轉陷阱。
推薦閱讀>>>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