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票技術面不是最重要,基本面不是最重要,哪怕您對股市一竅不通,都沒關系,但有三點必須做到:第一是心態要穩定;第二是理念要堅定;第三是要遵守紀律。看看那些賺了大錢的人,再看看在股市大漲過程中仍處于虧損狀態的人,筆者認為,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強者之所以成為強者,主要是他們遵循了以下六條法則,一起來看看吧。
第一、別把大盤看得太重
我們買賣的是個股而不是大盤,過分研究大盤是沒有意義的,尤其是在中石油、建行、太保、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之類權重股結伙在山坡上搖旗吶喊的時候,指數早已成為打壓股市、操縱股民心態的工具了。但機構要抱團控制指數容易,要控制所有的股票很難,不管行情如何,個股總會有漲有跌,我們要做的是對自己持有或看中的個股進行充分的研究,大盤僅僅作為參考。就近兩年而言,中小創行情持續的時間不短,牛股、妖股不斷涌現,而上證綜指、大盤籃籌股指走形勢卻是大體穩定。所以,關鍵是要看好自己手中或看中的個股,別把大盤看得太重。
第二、忘記自己的建倉成本
很多股民朋友在問我股票該丟還是該守的時候,總會告訴我是多少錢買的,賺了多少還是虧了多少。似乎在他們看來,自己賺多少和虧多少就能左右股價的漲跌。老是盯著自己的成本,就會忽視股市有風險,就會忘記股價漲跌的規律,就會自以為是地自我安慰,就會在該拋的時候不拋、該補倉的時候不補倉,才會在牛市中買在高點、賣在低點。忘記你的建倉成本是為了更理智地分析股價的漲跌趨勢,就好比體育場上忘了起點,才能更有動力奔向終點。
第三、在股市中生存第一重要
股票投資其實就像是給一個桶子加水,如果桶子完好,即使每次只加入一點點,用不著多久就可以加滿;桶子下面如果有個碗大的漏洞,一邊加水一邊漏,不管你的管子加水有多快,都是不可能加滿的;如果你的桶子漏水的速度超過了加水的速度,桶子里的水遲早會漏干。要想把桶子加滿, 首先要做的不是把管子加大,而是把漏桶補好。這就是漏桶理論。簡單地說,就是第一要學會止損,第二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欲望。幾乎所有的行家的炒股建議都是盡量保住你的本金,在股市中生存第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