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鐵路行業將在未來20年內保持快速增長,而隨著鐵路改革深入進行,鐵路投融資體制將會更多樣化,鐵道部也將根據區域化和專業化對鐵路資產進行分步上市,屆時鐵路運輸類上市公司將成為A股光彩奪目的一部分。全國鐵路工作會議于上月在北京召開,鐵道部在鐵路投融資方面的重點工作之一就是推動大秦、廣深、鐵龍三家上市公司實現再融資,繼續推進新的股份制改造項目,爭取改造工作更大突破。在政策扶持的背景下,A股的鐵路股將迎來"大提速"時代。春運高峰的到來,使交通運輸股當仁不讓地成為市場聚焦的題材,601333廣深鐵路,以客運業務為主的鐵路運營商,作為我國鐵道部重要的融資平臺,未來進一步獲得資產注入的可能性比較大。在春運高峰以及鐵路第四次大提速的刺激下,股價有望大爆發。
鐵路藍籌 區域壟斷
廣深鐵路是目前國內惟一一家在美國、香港、內地同時上市的鐵路運輸類上市公司。公司IPO募集資金投資項目之一是收購羊城公司鐵路運營資產和業務,羊城公司目前主要管轄京廣鐵路南端廣坪線(廣州至坪石)路段,收購完成后,廣深鐵路的運營里程將由原來的152公里上升2.17倍至481.2公里,總資產規模由129億上升至243億。同時,廣深鐵路運營鐵路范圍將由于原來的區域鐵路(廣深線)擴張至國家骨干線路領域(京廣鐵路廣坪線),廣坪線位于京廣線最南端,經廣深線東莞站與京九鐵路相連,形成U形環流運輸。 自此,公司鐵路線路連接著京廣鐵路、京九鐵路兩大繁忙干線的南端,成為中國鐵路網的最重要組成部分,盡情分享著中國鐵路大提速的數千億元商機。
廣深鐵路還在深圳羅湖橋與香港九廣鐵路連接,是中國鐵路連接香港的唯一通道,具有絕對的區域壟斷優勢。隨著廣深港一體化、廣東省的港澳自由行、香港迪士尼開業、"泛珠三角9+2"發展戰略的實施以及中國與東盟建立自由貿易區等,作為泛珠三角州唯一鐵路上市企業,必將拓展公司鐵路客、貨運的發展空間。
另外,公司斥資47.45億對"設計時速140公里/小時,最高時速160公里/小時"的廣深鐵路四線進行投資,計劃于07年底建成。該項工程建成后將使廣深鐵路成為國內第一條全程封閉、四線并行的鐵路,實現高速旅客列車與普速客貨列車分線運輸。公司預計四線的建成將使廣深鐵路運能翻番,而08年當年可實現運能增長30%。同時,公司定購的20列時速達200公里的高速列車將在07年逐步投入使用,預計第一列動車組在07年5月交付試車應用。新的動車組到位后,每日開行的列車可有目前的69對增加到90對,隨著開行列車頻率和運能的提高,可以吸引更多的客流。同時,公司購置63輛25T型空調旅客列車,屆時廣深線運能將提高50%以上(廣深四線以及新增車組合計)。
受益鐵路提速 業績增長
廣深鐵路目前主要經營廣深鐵路、廣坪線的旅客及貨物的鐵路運輸,主要收入來源為客運業務,預計06、07年客運業務收入占比仍將高達78%及65%。
鐵道部確定07年4月18日全國鐵路將正式實施第六次大面積提速,將在現有提速干線上同時開行時速200公里動車組和時速120公里、載重5000噸貨運重載列車。提速后預計07年廣坪線客運能力將提高15%左右、貨運能力將提高12%左右。
同時,公司的票價機制具有較高的靈活性,而且公司的業務定位亦比較多元化。若公司的整體票價上浮0.01元/人公里,則07年盈利水平將上升19%。若廣深本線業務的票價上浮0.01元/人公里,則公司07年盈利將上升4%。
重要融資平臺 資產注入預期
根據鐵道部"十一五"規劃,未來5年我國的鐵路總投資額將達到1.25萬億元,相當于"十五"期間鐵路總投資的3.96倍,平均每年2500億元。以2005年889.2億的水平為基準,未來5 年年均增加投資1600億元左右。從資金來源角度分析,由于鐵路建設基金與貨物周轉量緊密相關,其增長速度不可能太快,而全部依靠銀行借款解決新增資金需求是不太現實的。面對著巨大的資金缺口,對既有鐵路優良資產重組上市融資是募集鐵路建設資金的重要途徑。作為鐵道部重要的上市資源之一,廣深鐵路未來進一步獲得資產注入擴大資產盈利規模的可能性非常高。
廣深鐵路收購的羊城公司實則就是廣鐵集團的全資子公司,大股東廣鐵集團還管轄著廣東、湖南、海南三省境內包括京廣、京九、浙贛、廣深、焦柳、湘黔、湘桂、洛湛、粵海鐵路、廣梅汕、梅坎、石長、廣茂、平南等共計4339.9公里營業鐵路,其中不乏優質資產。在股權融資將成為鐵道部募集資金重要途徑的情況下,公司的資產注入有望被提上議事日程。
春運高峰 刺激股價
07年春運將從2月3日至3月14日結束,預計鐵路旅客發送量將達1.56億人,客流高峰將超歷年春運,客流依然集中在北京、廣州地區。鐵路客流的井噴增長將直接促使廣深鐵路的經營業績爆炸性增長。
二級市場上,以中國人壽為首的4家保險資金已經持有3.22億該股,表明機構投資者對公司的看好。該股有望成為春節前后的龍頭品種,積極關注。 (原標題:廣深鐵路:鐵路第一藍籌 春運龍頭品種)
免責聲明:凡本站未注明來源為"財經365"的所有作品,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 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 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