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全球藥品銷售收入達到7120億美元,但從2000~2007年的總體趨勢看,受到專利藥物到期影響,增速在2005年以來減緩,2007年為9.71%。治療類別金額排序:抗腫瘤、降膽固醇、呼吸系統藥物、質子泵抑制劑等。美國是全球藥品消費老大,占全球銷售額45%,中國占2%。從增長率來看,被定義為"金磚四國"BRIC(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分外亮麗。從長遠來看創新是醫藥企業的最大前進動力。
06年11月至08年11月,縱觀標普500、歐洲500、東京交易所醫藥行業相對各大盤表現,醫藥行業在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中表現亮眼,這凸顯出醫藥穩健增長、防御性強的特點。
08年1-8月統計局數據:醫藥制造業稅前利潤同比增長38.9%,在12個下游消費品中位列第三。
A股上市公司前三季度醫藥行業收入同比增長20%、凈利潤同比增長42%。08年增長點包括:醫改拉動、原料藥利潤的突飛猛進、兩稅合并,負面因素是部分公司的投資虧損。觀察經營性現金流量與凈利潤的匹配程度,醫藥行業08-3Q比07-3Q經營性現金流質量雖然略降,但在行業間比較仍然是基本健康的。
醫改對行業的影響:預計政府投入對醫藥制造業的增幅3.8%-4.7%,加上行業自身的存量增速,我們估計明年醫藥制造業收入增幅大約為20%(不考慮原料藥,統計局數據口徑)。但基本藥物制度、藥物價格制度對行業的影響還需要觀察。
08年以來醫藥行業至今跌幅50%,在全市場中跌幅最小,優質公司的相對估值溢價不斷抬高。如果09年1-2季報A股市場數據慘淡的情況下,醫藥上市公司增長還是不錯的,可能獲得相對收益。
策略:恒瑞醫藥、雙鷺藥業、云南白藥、康緣藥業、科華生物成長仍然較快;魚躍醫療、華東醫藥表現不俗。 (原標題:國泰君安晨會研究股票新醫改帶動醫藥產業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