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中國石油股東大會間隙舉行的媒體見面會上,中國石油董事長蔣潔敏表示,作為國家重大工程的西氣東輸三線(下稱“西三線”)工程將于今年年內開工,并且將引入包括民營在內的其他戰略投資者。而天然氣定價機制改革未來將在新的具備條件的地方執行。
“政府已討論了西三線的建設,同意西三線開展全面的前期工作,原則上同意控制性工程和試驗段在今年開工。”蔣潔敏說。
據他介紹,到目前為止西三線前期工作的所有技術問題都已落實,控制性工程和試驗段所需要的材料也已準備完成。今年如果開工的話,將是在新疆霍爾果斯到烏魯木齊這一段和在位于東部市場如江西、福建等地開工建設。
“沒有其他特殊情況的話,將用兩到三年時間建成西三線工程。”蔣潔敏特別指出,由于西三線是一個戰略性工程,中國石油將不失時機并持開放性態度規范、高質量地開展建設。而所謂“開放”就是引入其他的戰略性投資者,包括政府控制的相關投資以及包括民營在內的各種所有制的投資。
據他透露,在這方面已形成一些共識,不出意外的話上半年便將“有新聞出現”。
對外界高度關注的天然氣定價機制改革一事,蔣潔敏表示,中石油的天然氣最近已進入深圳并已執行新的價格機制。
國家發改委去年宣布,自2011年12月26日起,在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開展天然氣價格形成機制改革試點,將現行以“成本加成”為主的天然氣定價方法,改為按“市場凈回值”法定價,建立天然氣與可替代能源價格掛鉤調整的機制。
“我們正在和相關部門進一步溝通,在新的領域、新的區域、新的用戶等凡是具備價格機制條件的地方都要執行新機制。國家相關部門也給予了支持和贊同。”蔣潔敏昨天說。
但他同時指出,具體到何時能完全執行新機制則還需要討論并選擇時機,“調整是必然的、必需的,因為國內當前天然氣價格與國際上同等熱值能源價格掛靠的比率只有30%,而國際上這一比率普遍是50%。如果按新機制一步到位,則這一調整的價差將很大,對用戶來說難以短時間內消化、接受。”
“因此,我個人認為有可能在執行完全價格機制之前會有一個過渡性的機制或價格出現,以提供調整的時間和適應的過程。”蔣潔敏說。(原標題:西氣東輸三線年內開建 民營資本可望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