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5月20日,中小板公司累計推出股權激勵方案538家次,累計推出員工持股計劃296家次,中小板已然成為多層次資本市場中實施股權激勵和員工持股計劃最為活躍的板塊。整體來看,中小板上市公司實施股權激勵計劃和員工持股計劃呈現出多個特點。
惠及范圍廣
2012-2016年,中小板推行股權激勵的公司數量逐漸增多,分別有49、65、83、67和86家次。截至今年5月20日,113家公司推出了兩期或兩期以上的股權激勵方案,如海康威視、銀河電子等;59家公司推出了兩期或兩期以上的員工持股計劃,如歐菲光、大華股份等,使員工在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的獲得感,增強企業發展動力。
中小板推出股權激勵方案的上市公司涉及45個細分行業,參與對象近10萬人,其中計算機、電氣機械和軟件等行業的中小板公司推出股權激勵方案的比例均超過50%。
股權激勵方案是核心員工的“定海神針”,中小板公司也通過員工持股計劃激勵普通員工。截至5月20日,99家公司同時推出股權激勵方案和員工持股計劃,如海康威視從2012年至今共推出3次股權激勵方案,累計向核心技術人員、管理層員工共計4654人授予限制性股票11384萬股,授予人數占公司員工總數兩成多;富安娜自2010年起推出5期股權激勵方案和1期員工持股計劃,參與對象惠及核心技術人員、管理層員工和普通員工共計2077人,占公司員工總數近三成。
激勵效果好
有效的激勵制度對中小板公司業績增長產生促進作用。2016年中小板實施完成股權激勵方案的公司平均營業總收入、凈利潤分別為34.41億元和2.6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6.28%和43.48%,增長率高于板塊平均水平,大量核心員工得以分享公司的業績成長紅利。
以康得新為例,從2011年至今,公司先后推出3次股權激勵方案,累計向核心技術人員、管理層員工共計267人授予股票期權2276萬份。在實施股權激勵期間,公司業績實現了爆發式增長。2011-2016年度,公司營業收入年均增長率為42.36%,凈利潤年均增長率為63.85%。2016年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2.33億元,實現凈利潤19.63億元。
深交所有關負責人表示,一直以來,深交所鼓勵和支持上市公司靈活運用激勵措施,積極引導公司與員工分享共贏,并規范股權激勵和員工持股計劃的創新與實施,為中小板公司提供了推行股權激勵及員工持股計劃的活躍平臺,推動公司發揮人才引領作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了公司做大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