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韓自貿區,中韓自貿區建立有什么意義?
導語:2015年6月1日,中韓自貿協定正式簽署,標志著中韓自貿區建設正式完成制度設計,即將進入實施階段。那么什么是中韓自貿區,中韓自貿區建立有什么意義?財經365小編為大家總結一下。
中韓自貿區談判于2012年5月正式啟動,旨在為兩國貨物貿易提供制度保障,拓展電子商務、節能環保、金融服務等新興戰略服務領域的合作,共同構建一個規范穩定可預期的框架。建立中韓自貿區具有里程碑意義,將有力促進亞太區域一體化。2015年2月25日,中韓雙方完成中韓自貿協定全部文本的草簽,對協定內容進行了確認。至此,中韓自貿區談判全部完成。
2015年12月9日,中國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與韓國駐華大使金章洙交換外交照會,中韓雙方共同確認《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大韓民國政府自由貿易協定》將于2015年12月20日正式生效并第一次降稅,2016年1月1日第二次降稅。中韓自貿協定(FTA)終于落地生根。
中韓自貿區的建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其一,中韓兩國經濟互補性較強,中國對來自韓國的工業品和終端產品有需求,韓國也需要中國的勞動密集產品和中間產品。中韓自貿區的建立,有利于發揮比較優勢,增強雙方經濟發展的潛力和空間。
其二,目前,中國經濟已進入“新常態”階段,意味著“增速放緩、轉型換擋、結構優化、全面提質”。雙邊自貿區談判的加緊,構建全球自由貿易網絡,是全面提升對外開放水平的重要舉措,有利于拓寬雙邊貿易和投資,加快人民幣走出去,加深經濟合作與融合,爭奪貿易規則制定的話語權,從而由外而內助推國內改革,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換。
其三,中韓兩國經濟交流在上臺階,不僅有助于降低東北亞區域內的生產成本,降低附加費用,而且能夠增進兩國消費者之間深入的了解,逐步實現區域內資源更有效的配置。另外,中韓自貿區將成為東亞多邊自由貿易基石,帶動地區多邊貿易談判,對周邊國家經貿合作發揮輻射作用,推動東亞經濟一體化進程,促進地區經濟繁榮和穩定。
什么是中韓自貿區,中韓自貿區建立的意義已看完,大家看完本文有所了解,希望本文能幫助大家!
免責聲明:凡本站未注明來源為"財經365"的所有作品,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 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 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