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www.hand93.com)11月2日訊:近日,各省市三季度GDP數據相繼發布,廣東省21個地級市的地區GDP中,前三名均排序與2019年全年的GDP總量排名位置完全相同。深圳市 19787億元、 廣州市 17475.86 億元、佛山市 7483.98億元。除此之外,深圳還交出了人均GDP第一、GDP增速第三的好成績。
經濟特區那么多為何只有一個“深圳”?
不僅僅是在廣東省,放眼全國,深圳的發展速度與經濟實力都令人矚目,無愧于經濟特區這一身份。然而,經濟特區那么多,為什么只有一個“深圳”?
1979年7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同意在廣東省的深圳、珠海、汕頭三市和福建省的廈門市試辦出口特區。1980年5月,深圳、珠海、汕頭和廈門這四個出口特區改稱為經濟特區。
當時,中國的經濟在世界經濟中所占的比重幾乎無法掀起一點波瀾,1980年全年GDP總量只有4517.8億元。而剛剛成為經濟特區的深圳GDP只有不到2億元。
而同一時期被設為經濟特區的珠海、汕頭、廈門的數據也與彼時的深圳旗鼓相當甚至略勝一籌。但40年后,差距被不斷拉大。以2019年GDP為例,深圳達到26927.09億,而排名第二的廈門僅有5995.04億、最后一位的汕頭更是只有2694.08億。讓“寶安縣”成為“深圳市”的是一個世界級城市成長路上所能遇見的“天時、地利、人和”。
天時
如果你是一位出生在中國70年代中期的人,那你的成長過程中所見證的就是真正的“中國速度”。你小的時候,街上開始慢慢的出現了叫賣的“小販”,不過家里買東西大部分時候還是去友誼商店和供銷社;條件好的小伙伴家里早早的買了電視,但有的人家里連一臺電風扇都沒有,熱的時候只能打扇子;你纏著父母學自行車,鳳凰牌的二八大扛被你摔了不知道多少次后掉了不少的漆,不過也沒有哪被摔壞過。
等你長大一點坐在車座上騎車時,擁有一輛自己的自行車已經不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你家里慢慢的添了彩電、冰箱、洗衣機、電話。你的愛好可能變成了用小霸王、街機打游戲,或者是用錄音機聽那些從街邊淘來的磁帶。好吧,你可能還偷偷去過兩次錄像廳看不知道哪里來的香港電影,偷偷喜歡上了幾個電影明星。林林種種的的店鋪在路邊開了起來,食物的種類開始變多。但你聽說,大城市有了一種西餐叫“麥當勞”。
等你大學畢業進入社會后,生活的變化更加讓人目不暇接。運氣好的趕上了福利分房,當時嫌它太小太偏,現在卻覺得萬幸有它。你用過BP機、諾基亞、小靈通最后換成了華為;電視從25寸換成了55寸依然覺得小;想買的車從桑塔納到帕薩特到特斯拉;麥當勞這種“西餐”有了中國名字“金拱門”,不過你真的不想再吃它了,畢竟點兩下手機香的、辣的、酸的、麻的,想吃啥都有人能送上門。
一個普通人生活中這樣目不暇接的變化背后,是中國40年來堪稱奇跡般的經濟發展與對外開放。深圳經濟特區誕生、成長于此時,就仿佛一個做高速電梯爬樓的人,而趕不上電梯的,只能望樓梯興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