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證監會網站8月6日消息,7月25日,深交所副總經理王紅一行來黔,赴貨車幫、老干媽、一樹藥業調研。王紅表示,歡迎貴州企業去深交所上市、發債,深交所將一如既往,為貴州企業在發行上市、發行公司債和ABS等方面提供專業支持。
作為知名調味品企業,老干媽一直奉行三個不,即“不上市、不貸款、不融資“。老干媽創始人陶華碧曾經提出“上市圈錢論”,認為“上市那是欺騙人家的錢”,這次會接受深交所的橄欖枝嗎?
老干媽到底有多牛?
看到一個消息稱,美國監獄體系內的黑色交易市場確定了最新的流通規則,老干媽成為美國監獄的地下貨幣,在監獄里面,沒有什么是一瓶老干媽解決不了的,如果不行,那就兩瓶。
那么老干媽到底有多牛?現在詳細介紹一下:
老干媽品牌成立于1996年,成立至今將近22年, 作為中國排名第一的辣醬品牌,中國消費者幾乎無人不曉。因其獨特的風味,已經遠銷海外,到達北美、東南亞、日本、韓國等地。“有華人的地方,就有老干媽”。這并不是一句口號,而是深入人心的品牌。
老干媽作為中國排名第一的辣醬品牌,每天銷售130萬瓶辣醬,占行業份額15%,20年間產值增長超過600倍。陶華碧一直堅持踏實做企業,一瓶辣醬賣8-12元,每瓶辣醬只賺9角5分。2016年,老干媽年營業收入45.49億元,同期年納稅額7.55億元,排名貴州民營企業100強第二位,僅次于當地一家房產商的8.34億元。
另外,在靠宣傳打天下的快消行業,老干媽顯得那么的不同尋常,各類媒體上不見其廣告身影,多年持續的終端傳達,形成消費者的固定印象。老干媽在全國各地、市覆蓋率已達到90%以上,市場的單純性增長幾乎接近極致。
這個經營業績,除了佩服、還是佩服!
不上市聯盟”瓦解?
曾經有網友把華為、順豐、娃哈哈、老干媽四家堅持不上市的國內知名企業戲稱為“不上市聯盟”,甚至編了一段順口溜——永不上市老四家,順豐華為老干媽,還有一個娃哈哈。
不過,這一聯盟已經開始瓦解。
在2011年,順豐董事長王衛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道,“上市的好處無非是圈錢,獲得發展企業所需的資金。順豐也缺錢,但是順豐不能為了錢而上市,也不會為了上市而上市。”
然而5年后的2016年,中通快遞赴美IPO,圓通、申通、韻達紛紛借殼登陸A股,在此背景下,順豐也選擇借殼鼎泰新材,于2017年2月24日正式登陸A股。識時務者為俊杰,借助A股的融資功能,實現公司更好更快發展。
一直聲稱“不差錢不上市”的娃哈哈董事長宗慶后也開始松口了,就在2017年11月18日,娃哈哈集團創立30周年之際,改口說道:上市以后能加快企業發展,在適當時候娃哈哈也會考慮上市。雖然最近幾年娃哈哈由于市場情況不夠好,銷售利潤有所下降,但企業發展并未放緩。
看來宗慶后何突然松口并非因為企業經營壓力,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可能要先回答宗慶后原來為什么不肯上市。主要原因可能是娃哈哈是一個家族企業,上市以后對自己企業安全可能存在的威脅。
A股市場在經歷過“寶萬之爭“后,對于宗慶后來說,舉牌收購他家族企業的實質風險已經極小,既然企業上市有百利而無一害,那么,再堅持不差錢不上市的觀點就顯得有點迂腐,考慮上市也就順理成章。
至于老干媽,不得不說是一個“異類”異。暫且不說老干媽一直奉行的三個不,“不上市、不貸款、不融資”,就連股權結構都非常簡單,陶華碧為公司董事長,兩個兒子李妙行和李貴山,分別持有公司51%和49%的股份,一個負責生產,一個負責市場。
對于老干媽這類企業來說,從不負債,現金流穩定,經營情況良好,控制權明晰,上市的動力實在是太小。深交所這次的橄欖枝,怕是要,原封不動的被帶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