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構稱,A股近十年的三輪牛熊變換,總也避不開經濟增長、流動性、風險偏好和通貨膨脹四大驅動因素。上證綜指突破3300點會對市場情緒帶來積極影響,市場風險偏好有望上升,會帶來弱勢板塊的補漲以及其后普漲行情。
三輪牛市辨異同
根據廣發證券的回顧總結,2005年至2007年、2008年至2009年、2014年至2015年三輪牛市有著共同特點,經濟增長、流動性、風險偏好和通貨膨脹四因素中至少三因素發生共振,才會開啟一輪牛市行情。其中,流動性寬松和風險偏好提高是牛市的必要條件,而經濟增長、低通脹環境更有利于股市上漲。
2005年6月至2007年10月,股權分置改革提升風險偏好、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利好上游資源企業盈利、貿易順差結匯帶來的超額流動性,以及經濟強勁增長改善企業盈利等因素先后發力帶動股市上漲。其中,2006年11月前通脹水平整體較低,通脹對貨幣政策的約束很小,但后期通脹壓力加大,貨幣政策不斷收緊,彼時疊加美國次貸危機升級導致投資者風險偏好下降,全球金融市場普遍發生動蕩,此輪牛市于2007年10月結束。
2008年11月初,新一輪牛市啟動,其前期主要驅動力來源政策面而非經濟基本面。四萬億投資計劃的推出提升了投資者對未來經濟增長的預期和風險偏好,連續降準降息則為股市上漲創造了較寬松的流動性環境。在四萬億投資背景下,2009年上半年信貸資金天量增長,部分信貸資金進入股市。直到2009年7月底,在貨幣信貸天量增長和通脹預期升溫背景下,貨幣政策和信貸政策調整,流動性邊際收緊,牛市由此結束。
風險偏好和流動性是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牛市的主要驅動因素。全面深化改革的推進不斷提升投資者的風險偏好,貨幣政策從定向寬松走向全面寬松,流動性不斷改善。在風險偏好和流動性的雙重刺激下,股市展開了一波短暫牛市行情。由于欠缺經濟增長支持,對杠桿資金的清理在2015年6月引發行情大調整,牛市就此止步。
市場風險偏好料上升
業內人士認為,今年以來經濟基本面整體韌性好,延續去年四季度以來的整體穩中有升態勢。股指已連續反彈近四個月,主要股指反彈幅度普遍在10%以上,股指或需要震蕩盤整。此外,今年以來資金脫虛向實已見成效,信貸與社融超預期,從融資領先實體經濟3至6個月來看,預示下半年經濟放緩壓力有限。
在風險偏好方面,華泰證券研究員指出,上證綜指突破3300點會對市場情緒帶來積極影響,市場風險偏好有望上升,會帶來弱勢板塊的補漲以及其后全面普漲行情。2016年開始的本輪周期是價值投資的回歸,與海外市場牛市勻速上漲不同,目前A股正逐步由結構性慢牛過渡到全面上漲的牛市。
國都證券表示,今年以來貨幣政策回歸穩健中性、流動性管理緊平衡、嚴監管去杠桿等政策,旨在遏制資金脫實向虛等金融內部循環與杠桿套利行為,及其引發的資產輪番泡沫風險。為維持資金面緊平衡狀況,近期財政與貨幣政策協調對沖維穩跡象明顯,9月末數千億元的財政放款也將助于緩解流動性趨緊壓力。
神州牧投資表示,當前周期板塊和金融板塊維持強勢,中小市值及創業板標的將進入全面反彈階段,成長板塊獲得市場青睞。目前市場處于安全區域,整體資產價格處于相對歷史地位,橫向對比其他資產類別具備明顯的性價比優勢。隨著經濟企穩、貨幣波動減少、監管體系穩定、國企改革的深入推進,市場將再次進入上升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