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 樂視系的麻煩一個接一個,有報道質疑樂視金融的一些產品或涉及資產證券化,有違規之嫌。
產品交易品是樂視保理公司應收帳收益權
每日經濟新聞收到投資者意見,表示樂視金融存在一些類資產證券化的產品。而根據樂視金融網站顯示,“樂享其成”系列產品的交易品,是重慶樂視商業保理有限公司轉讓的應收帳款收益權。
樂視金融回覆稱,自身不是網貸平臺,而是屬互聯網金融創新的一部份,又指樂視金融是金融產品銷售及交易的信息平臺,提供信息撮合服務,并沒有展開直接借貸業務,因此不屬于網絡借貸范圍,與網絡借貸業務監管的要求沒有直接關系。
業界認為只要涉及網貸業務就要受監管
不過據報道,這一說法受到業內士質疑。有業內人士認為,《網絡借貸訊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是針對網貸中介來定的,更多的是看平臺的業務是不是在做網貸業務,只要涉及這業務就要受規管,并非自稱不是網絡借貸平臺,就可以不受監管。
廣州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方頌亦認為,很多平臺為逃避監管都自稱不是網貸平臺,但是平臺通過互聯網發行產品,向社會大眾融資,就需要有監管,如果沒有就是涉嫌違規。
社科院專家:屬于應收帳資產證券化不合規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法與金融室副主任、中國社科院金融法律與金融監管研究基地副主任尹振濤亦指出,如果保理公司將一些帳款打包后拆分給投資者認購,就是類資產證券化。樂視保理轉讓的應收帳收益權,屬于應收帳款資產證券化,此類產品不符合上述《暫行辦法》的規定,屬于整改范圍。
樂視金融回應保理產品是成熟普遍金融業務
對此,樂視金融回應稱,供應鏈金融與保理融資業務是常規金融業務,廣泛出現于具有供應鏈性質的企業,保理業務模式成熟且各企業的操作方式大致相同。“樂享其成”系列產品中樂視保理以及其他保理公司,提供的應收帳款債權、應收帳款收益權的資產,均是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展開的正規保理業務資產。保理業務具有真實的貿易往來關系,保理業務服務于實體行業,相關底層資產與樂視任何公司沒有股權關系。
了解更多財經新聞資訊,請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