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指出,月末財政支出形成流動性供應,但央行繼續凈回籠限制了流動性回暖,資金面料在緊平衡格局中跨月。
連續六日實施凈回籠
28日,央行開展1000億元逆回購操作,包括7天期600億元、14天期400億元,資金投放量為當日到期回籠量的一半,故央行仍將凈回籠1000億元,為連續第六個交易日實施流動性凈回籠,且最近三日凈回籠量均達到千億元規模。
過去幾個月,每到中旬,央行一般會進行流動性凈投放,是為“填谷”,到了下旬則轉為實施凈回籠,是為“削峰”。8月同樣如此,8月12日至18日當周央行通過OMO實施凈投放2220億元,上周(8月19日至25日)再度轉向實施凈回籠,然而,上周以來市場資金面并不寬裕,這一背景下,央行堅持開展流動性凈回籠,還是有些出乎意料。
央行的底氣來源于對財政支出節奏的判斷及對流動性總量變化的監控。28日,央行公開市場業務交易公告指出,“考慮到月末財政支出可一定程度對沖央行逆回購到期等因素,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基本穩定,人民銀行于2017年8月28日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1000億元逆回購操作。”
財政支出是財政庫款從國庫轉為商業銀行存款的過程,會形成銀行體系流動性供應。從往年來看,8月財政存款多為凈投放。往后看,隨著月末財政支出力度加大,8月流動性最緊的階段大概率已過去,這正是央行繼續實施凈回籠的底氣所在。
然而,月末資金面擾動因素不少,短期資金面并不寬松,央行連續實施大額凈回籠,進一步刺激了市場對流動性的謹慎預期。
難脫離緊平衡基調
據統計,截至28日,8月央行通過OMO已累計凈回籠資金2780億元,按當前操作力度和近期到期回籠情況,全月凈回籠資金的可能性不小,如此將終結OMO自4月以來的連續凈投放。
4至7月,央行連續四個月通過OMO實施流動性凈投放,這被視為央行貨幣政策從前期中性略緊回歸“不緊不松”的重要證據。這一背景下,8月央行凈回籠力度再度加大,全月OMO很可能出現凈回籠,對市場預期難免造成一定影響。
業內人士認為,最近央行回籠流動性力度加大,可能有兩方面考慮,其一,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出現一定升值,在傳統購匯旺季過后,外匯流失壓力進一步減輕,8月外匯占款有可能恢復增長,相應的,央行主動投放基礎貨幣的壓力有所減輕;其二,維持金融去杠桿成果,保持必要流動性壓力,避免加杠桿卷土重來。7月,存款性公司信貸收支表中的股權及其他投資項重新出現了較明顯增長,這個科目裝載的主要是銀行的同業資產;貨幣基金規模在7月份繼續快速膨脹,當月大增7517億元;“貨基-同存”的同業擴張鏈條有重新膨脹的跡象,或引起監管層警惕。
不過,不少機構認為,當前貨幣政策進一步收緊可能性不大。中信資本首席策略師趙巍華指出,從央行近期的操作看,仍是穩健中性的格局。近期的緊張算不上是央行主動引導,只是整個流動性體系太過脆弱。中信建投證券宏觀固收首席分析師黃文濤也稱,下半年貨幣政策仍將圍繞金融監管主線波動,真正保持穩健中性。
業內人士指出,結合貨幣政策不松不緊、削峰填谷的政策取向,流動性偏緊的狀態不會持續太久,但也不會脫離緊平衡的基調。考慮到月底財政支出增多,央行或繼續開展對沖,資金面料在均衡偏緊中跨月。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