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 21日,中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動車組列車“復興號”首次擴容營運,行走京津城際鐵路,開行車數接近20對,是繼本年6月京滬高鐵雙向首發后,我國第二條時速達到300公里的“復興號”運行高鐵,令北京和天津完全實現半小時通勤圈。不少首日體驗“復興號”往返兩地的通勤族表示,新的動車組設計更加人性化,并期待今后車次更密,實現“全天候”通勤。
當日上午9時05分,由中國鐵路總公司牽頭組織研制的“復興號”列車在中國首條高鐵線路——京津城際上線運營。同日,另一趟從北京開行出發的“復興號”列車于中午時分抵達河北石家莊站。這是繼6月26日在京滬高鐵首發之后,“復興號”首次“擴容”運營,“復興號”開行總量隨之增至26.5對。
在京津冀地區開行的22.5對,當中19.5對“復興號”在京津城際開跑(北京南至天津20趟、天津至北京南19趟),通達北京南、武清、天津、石家莊、邢臺東等10個車站。此外還有京廣高鐵列車開行的3對(北京西至廣州南1對、北京西至石家莊2對),以及6月26日起“復興號”在京滬高鐵上運行、每天開行的4對。“復興號”設計時速是每小時400公里,現在運行是每小時300公里,今年9月21日起京滬高鐵的“復興號”會調至每小時350公里。
與“和諧號”藍白標準配色相比,“復興號”外觀選用灰紅金屬涂層,流線型設計更明顯。車廂內部設備先進,垃圾箱內新增臭氧處理器,洗手間增殘疾人輪椅固定帶等。北京南站新聞發言人梁兆鈺介紹,“復興號”票價和速度與現有“和諧號”列車保持不變,每趟列車定員將達576席,相比現在“和諧號”多出20席,二等座數量隨之增加48席。據悉,乘坐“復興號”從天津的武清站至北京南站和天津站車程分別為20分鐘、10分鐘,形成半小時工作生活交通圈。
“和諧號”再加上新開行的“復興號”,令京津城際沿途市鎮經濟迎來發展好時機。天津武清區政府合作交流辦公室一名公務員表示,武清區區域發展是受惠于鐵路基礎設施典型。
“復興號”動車開行首日,通勤族呂先生就從天津來到北京,他表示自己從事咨詢行業,定居天津,平時在京工作,京津城際令他可經常往返兩地,他希望今后京津城際能延長運營時間,可從周末試行,也希望能增加在沿途站經停頻率,利用高鐵激活城市經濟,發展更均衡。
專家:配合雄安發展
京津城際2008年8月1日開通運營,列車運行數量由開通初期47對增至目前108.5對,九年來共計2億多人次享受到京津城際帶來的便利。面積約21.6萬平方公里、人口約1.1億的京津冀地區,正積極建設以首都為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群。
同濟大學教授孫章接受訪問時表示,鑒于雄安新區這樣的“千年大計”,在京津冀地區布局“復興號”,能吸引全世界關注,具有非常明顯示范意義。
了解更多財經新聞資訊,請關注財經365。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