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人士指出,近期資金面超預期緊張,癥結仍是超儲率偏低,在低超儲率背景下,要保持流動性基本穩定,有賴于央行精細化調控和適量的流動性支持。
資金面緊張依舊
面對依舊偏緊的流動性形勢,17日,央行繼續開展“填谷”操作。央行17日早間共開展1000億元逆回購操作,交易量較上一日減少1800億元;當日到期逆回購也減少至1000億元,央行此舉仍實現凈投放500億元,為連續第二日凈投放,凈投放額較上一日減少1300億元。
市場人士認為,央行逆回購及凈投放縮量,可能的考慮在于:其一,18日已進行了較大規模的流動性凈投放(1800億元);其二,17日到期逆回購減少;其三,央行認為短期流動性供求壓力可控。8月稅期已在15日結束,這一天是近期資金面壓力最大的一天,從以往經驗來看,稅期結束后,繳稅走款影響還會持續兩三日,目前已進入尾聲。
不過,17日資金市場緊張氣氛依舊較濃。交易員稱,早盤資金面繼續緊張,大行、股份行出資寥寥,隔夜資金難覓,中長期資金價格水漲船高,午后緊張態勢不改,直至尾盤大行融出增多,一些機構勉強借平。
從回購利率走勢上看,昨日銀行間存款類機構質押式回購利率短端漲勢放緩,長端繼續走高,隔夜回購利率持穩在2.87%,代表性的7天回購利率則下行2.5BP至2.89%,21天品種繼續大漲23BP至4.51%。隔夜與7天利率幾近倒掛,凸顯出隔夜資金的緊俏。
資金面穩定性面臨考驗
近期銀行體系流動性緊張程度超乎預期。從以往來看,8月資金面通常要稍好于7月,因7月繳稅壓力較大,8月財政存款則多會出現凈減少。連交易員也稱,8月繳稅規模要小于作為季度首月的7月,但這次繳稅給市場資金面造成了較大影響,最近幾日資金面幾乎是全天吃緊,個別機構還出現了違約。這一情況表明,短期因素對流動性造成的邊際影響在加重,超儲率進一步下降可能是癥結所在。
據央行公布,截至6月末,金融機構超額準備金率為1.4%,略高于3月末的1.3%,但仍處于歷史上較低水平。
超額準備金率下降與貨幣政策取向之間可能沒有必然聯系,但當前超儲率偏低也是事實。在流動性總量不足時,抵御邊際擾動的能力自然下降,各類因素對流動性的邊際影響則會放大。這種情況在去年以來已經表現得比較明顯。
從已公布數據來看,雖然7月央行通過OMO凈投放4725億元,但當月財政存款新增1.16萬億元,遠超歷史季節性規律,外匯占款降幅繼續收窄,但尚未恢復增長,綜合考慮,7月末超儲率大概率已進一步下降,因而,即便8月繳稅量不大,也可能對資金面造成較大影響。
中信證券固收研究團隊認為,7月地方債發行繳款、繳稅因素,都是近期銀行超儲率下降的直接原因。往后看,在中性貨幣政策環境下,超儲率回升主要寄望于外匯占款恢復增長,隨著人民幣匯率預期改善,這種幾率在提升,但現階段超儲率或在低位持續一段時間。要維持流動性基本平穩,仍需央行適度給予流動性支持,并提高精細化調控程度。8月、9月份央行OMO保持凈投放的可能性依然較大。
就短期而言,市場人士認為,隨著央行繼續“補水”及繳稅擾動消退,資金面將度過近期最緊的階段,但因下周到期量仍不小,資金面改善程度和貨幣市場利率回落空間暫時受限。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