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認為,7月進出口增速放緩,但增長勢頭延續,未來增長態勢有望保持。預計下半年進出口增速不如上半年,但全年仍能夠實現較好增長,貿易對經濟增長將起到明顯支撐作用。海關總署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國外貿發展穩中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在不發生大的風險情況下,經過持續努力,進出口有望延續回穩向好的勢頭。
出口保持增長勢頭
“雖然出口增速回落,但增長勢頭得以保持。”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分析,國際市場需求帶動出口增長。美國二季度以來經濟增長較強,歐洲經濟好于預期,新興經濟體國家收支狀況改善,外需狀況保持較好,帶動我國出口增長。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指出,7月進出口增速放緩背后有兩個直接原因,一是基數效應,二是人民幣升值。去年上半年外貿基數較低,但是下半年已經有企穩跡象,因此7月對應的基數已經抬高,對增速有一定影響。同時,去年下半年人民幣貶值勢頭較大,今年則穩步升值,使得以人民幣計價的貿易額漲幅有所收窄。
興業宏觀分析師認為,基數效應并不能完全解釋7月出口的疲弱,單月超季節性的下跌是造成7月同比增速大幅下跌的主要原因。分地區來看,對美國、歐盟出口回落是出口增速下滑的主因,可能受近期美國、歐洲經濟擴張有所放緩導致。分產品來看,除服裝拉動基本持平外,其他類別產品拉動均有所下滑:7月出口中機電產品拉動相對6月下滑1.89百分點,高新技術產品下滑0.75百分點。本月出口下滑體現外需較為疲弱。
連平指出,貿易保護主義和貿易摩擦形勢依然嚴峻,國際市場需求可能并不穩定,未來出口仍存隱憂,不排除出口增速放緩的可能,但全年出口形勢將會顯著好于過去兩年,出口回暖成為一大亮點。
招商宏觀分析師劉亞欣表示,對下半年出口而言,增速與二季度持平即是改善。
未來進口增速料回落
數據顯示,進口保持兩位數增長,主要進口產品保持量價齊升。交通銀行高級研究員劉學智認為,雖然近期國際大宗商品和原油價格走勢平穩,但同比都有走高。7月高頻數據顯示主要進口產品價格同比明顯上漲,農業產品進口價格漲幅較小,工業初級產品進口價格漲幅較大。剔除價格因素,進口量也有增長,但增長勢頭有所減弱。此外,貿易順差逐月增加,有助于國際收支和匯率穩定。
興業宏觀分析師認為,進口增速回落,大概率是大宗商品需求疲弱導致。數據顯示,原油、煤、鐵礦砂及鋼材進口的價格和數量均有所回落。大宗商品進口回落說明目前國內需求一般,國內商品漲價更多是供給因素而非需求。
“受基數抬高疊加內需邊際減弱的影響,下半年進口增速或將延續回落態勢。”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副總經理王青指出,首先,大宗商品價格同比回升對進口增長的支撐作用猶在,但隨著基數抬高而逐漸減弱;其次,下半年工業增速料小幅下滑,房地產投資增速受調控政策影響將延續5月以來的回落態勢,這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大宗商品進口需求。由此,預計全年進口增速將回落至15.5%左右。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