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鼓勵安徽農企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因為國外的市恥大,這也是我們參與國際競爭非常好的方式。”安徽省商務廳外經處處長戴傳裕25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當日,由中國商務部主辦,安徽省商務廳指導,安徽國際商務職業學院、安徽江淮園藝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實施的“2017年發展中國家蔬菜育種類及種植技術培訓班”結業典禮在合肥舉行,來自來自阿富汗、埃及、蒙古、南蘇丹、烏干達等國家的35名學員拿到了結業證書。
戴傳裕告訴記者,安徽歷來就是一個農業大省,“我們的傳統農業發展得比較快,尤其近幾年我們特別注重一些蔬菜種植培育。”
據了解,近年來,安徽農業企業積極開展種植育種方面的國際合作,特別是出口到東南亞及部分非洲發達國家的種子,因其產量非常高,品質非常好,也得到了這些國家的高度評價,合作的范圍不斷擴大,來交流的專業技術人員也越來越多。
“如今我們比較注重現代農業的發展,我們農業‘走出去’速度還是比較快,”戴傳裕說,農業“走出去”可以帶動裝備制造、農業機械“走出去”,安徽省從過去傳統的、單一的農產品(000061 公告, 行情, 點評, 財報, 圈子)出口到現在通過農業合作、農業種植等方式“走出去”來帶動其他產品走出國門,這是非常好的發展渠道。
記者了解到,截至2016年底,安徽有40多家企業赴境外投資農業,分布于亞洲、歐洲、非洲、美洲,產業類型包括農作物種植、農產品加工、農產品貿易和物流、農作物種子示范基地、境外農產品加工園區建設等。
戴傳裕介紹,該省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農業方面合很多,其中,安徽農墾集團在津巴布韋簽了一個50萬公頃99年的一塊土地,現在已經成立了四個農場,種植面積達1萬多公頃,有十幾家企業已經進到津巴布韋開展農業方面的種植。
戴傳裕告訴記者,截至目前,安徽省與10多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農業方面的合作。同時,對參與國際產能合作的農業企業及其他企業會給予相應的政策支持。
從事外事工作三十余年的合肥師范學院國際交流與合作處處長許俊農曾經被授予“國家引進國外智力貢獻獎”,他應邀給此次培訓班學員講解《中國傳統文化概述》講座。
“學員們抵達合肥的第二天就出席“中國傳統文化概述”講座,講座從精神、制度和物質三個層面講解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涵義。著重講解了中國文化的三大特征即突出人文主義精神;注重和諧與中庸;富于安土樂天的情趣,看得出來學員們對中國傳統農業文化很感興趣。”許俊農說。
安徽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副研究劉澤表示,在給培訓班學員授課過程中發現,他們素質水平高,參與課題討論也非常積極,“學員對我國農業的發展狀況及農業的實踐很感興趣,細化到魚塘的面積、水深、如何用于灌溉等都進行了深入了解和記錄。”
巴拿馬私營農場主RoseMarieSenn告訴記者,她很高興在這邊能夠看到很多最新的農業技術,她希望能夠把這些最新的知識帶回國內。“回去我會建議我們國家的大使能夠和中國保持長期更廣泛的合作,以后能夠帶更多的人到這邊學習。”
“在巴拿馬現在對于和中國的關系非常重視,而且我們國家有非常多的漢語學校,我的侄子、侄女就能說一口非常流利的漢語,”RoseMarieSenn認為,在巴中建交這么非常好的形勢下,兩國之間的關系會越來越緊密,合作的機會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