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訊,暑運將臨,成都鐵路局發布消息稱,以成都、重慶為核心的川渝鐵路暑運短途出行將迎來八連增,短途出行旅客達2500多萬人次。這顯示成渝城市群已告別蜀道難,躍升為中國最具活力的經濟板塊之一。

不僅僅是鐵路,如今成渝城市群交通格局有著立體式全方位巨變,區域內沿長江上游水系協調布局,擁有萬噸級航運能力。
兩地積極建設西部國際航空樞紐,有望繼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后,形成國內第四個世界級機場群。以高速鐵路、城際鐵路、高速公路為骨干的1小時城絡日漸成型。
作為川渝合作示范區的廣安,其鐵路、公路、水路等均納入“重慶市與四川省毗鄰地區綜合交通規劃”,目前廣安已有3條鐵路、3條高速公路、5條國省干道、1條水路直連重慶、廣安八成以上的機械制造,電子信息企業承接了重慶的產業配套。
一位從重慶入駐廣安的企業主肖洪勇說,距離近意味著運輸成本降低,而且免費物流通道即將建成,將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
公司產值翻了10倍,這得益于區域經濟的繁榮,購買力不斷擴大。現代交通帶來了產業投資的繁榮,汽車、重型機械、船舶配套設備業向沿江地區集中。汽摩整車、成套電氣、機床工具、現代農業機械業等在成內渝、成南渝沿線發展。電子核心部件、新材料、機器人及智能裝備、高端交通裝備、新能源汽車及智能汽車、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在成都、重慶兩地不斷涌現。
依托中歐班列,成渝城市群躋身外貿和開放前沿。成渝兩地開行的中歐班列總數位居2016年全國前列,2017年更提出運力翻倍計劃。
同城化、公交化的現代交通,出行的便利帶來了消費提升。據介紹,以今年區域內暑運為例,動車運能占到總運能的60%以上,旅客以學生、探親、親子旅游為主。
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文旅產品,對于區域消費市場是重大利好,也促進了農業向觀光服務業轉型升級。投資、外貿、消費三駕馬車齊頭并進,成渝城市群帶動西部崛起的熱聚效應越來越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