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緯咨詢(Oliver Wyman)今日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中國的大眾富裕階層(即擁有65萬至600萬元人民幣投資資產的個人)雖然只占中國總人口的2.5%,但預計到2020年這一階層的個人消費水平將有兩位數的增長,占中國消費總量的75%以上。
這份題為《追逐中國夢》的報告預計,中國大眾富裕階層的人數將會在2020年翻番,由2015年的1500萬增長到3300萬;這一階層通過投資快速積累的資產數額預計也將從2015年的21萬億增長到2020年的45萬億人民幣。
報告作者之一、奧緯咨詢合伙人柯博杰(BernhardKotanko)指出,新的大眾富裕階層更年輕,更懂技術,并追求自由消費,“他們現在會把更多的錢用在投資和消費上,而不是儲蓄。近年來,由于飽受股市震蕩的影響,投資者們正在尋求分散風險,重新平衡投資組合。”
隨著財務需求的變化,一半的受訪者表示,已經更多地把收入用于投資理財產品和/或國內股市——這是最受投資者歡迎的兩大資產類別,其次是保險產品。國內的股票和銀行理財產品仍然是大眾富裕階層最常持有的資產,但他們也樂于嘗試金融創新,購買互聯網金融產品,如網上的貨幣市場基金和P2P產品。
在消費方面,60%的受訪者增加了娛樂方面(體育、電影等)和國內度假的支出,與食品和個人物品支出水平持平。此外,30%的增量收入用于娛樂和度假,超過了個人和家庭用品的增量支出。
報告作者之一、奧緯咨詢合伙人JacquesPenhirin表示:“我們的研究表明,大約三分之二的增量收入將被用于消費。然而,中國消費者并不只是買得更多。他們現在尋求有意義的體驗來提升生活方式,更多地把錢花在能夠達到更高層次自我實現的體驗上。”
研究表明,這一新的消費階層正在打造儲蓄、投資和消費的新模式,從而支撐了更為成熟和都市化的生活方式。
報告還表明,雖然中國消費者在追求有意義的生活方式和體驗,但經濟與社會保障的基礎并不牢固。對生活成本的不滿十分廣泛。財富管理和基本福利的高質量提供方仍然大幅落后。矛盾的是,中國消費者追求物質之外的更高價值,卻仍要努力應對基本需求方面的問題。
JacquesPenhirin表示:“中國消費者在富足生活方式上的花銷在增加,但與此同時,他們也在謀求更好的福利保障,還要為日后的醫療和教育預留資金。”
對本土醫療質量的疑慮推動了醫療旅游市場的不斷發展,其增速甚至超過了旅游業。更加富裕的中國人在海外尋求保健服務、醫療護理和重癥治療。排名前五的目的地依次是日本、韓國、美國、中國臺灣和德國。
關于中國消費者只會盲目消費的看法是錯誤的。他們不僅追求購買“體驗”來提升生活方式,同時也在尋求社會保障品的升級替代品來改善自身福利。
推薦閱讀:
免責聲明:凡本站未注明來源為"財經365"的所有作品,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 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