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是高端產業、新興產業、創新型要素和資源集聚程度最高的地方,比如中關村(000931),代表國家創新的最高水平,創新的資源、實力是最多的,這些地方需要科技成果的轉化空間,按照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今后這些成果轉化都要到周邊區。
所以這些新一代信息技術,包括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無人技術等,以及航空航天、機器人(300024,買入)等現代走在國際前沿的新產業,可能會在新區落地。
高校、醫院、研究機構等是集中承載地的配套要求,所以相關的產業、機構、甚至部門,都可能疏解到新區。
創新中心應是雄安新區的“大目標”
國家發改委學術委員會研究員、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認為,北京實在太擁擠,產業、資源過于集中,缺少轉化空間。
有了雄安新區之后,就可以把北京的功能激活了,也把整個京津冀一盤棋激活了。雄安新區起步的100平方公里可以把北京科技、文化、人才和國際化的優勢聚集起來,在京津冀區域內形成創新中心、高端制造中心、現代服務中心。
如果從中國產業發展歷史看,中國的產業經過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1979—1999年,輕工業和紡織工業的大發展時期;第二個階段是2000—2012年,重化工業和裝備制造業的發展;未來的發展是第三個階段,就是創新。所以,成為全國乃至全球的創新中心,這應該是雄安新區的“大目標”。
大家可以關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