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印發《關于開展第四次大督查的通知》,在防范重點領域風險方面提出,要穩妥推進地方政府存量債務置換,降低政府債務成本,查處違法違規融資擔保,嚴控“明股實債”等變相舉債行為情況。
浙江財經大學經濟系主任文雁兵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國務院決定對各地區和各部門工作開展第四次大督查,是防范重點領域風險的一個重要契機。但要“堵”“疏”結合,其中,“堵”的是違法違規融資擔保和“明股實債”等變相舉債,“疏”的是穩妥推進地方政府存量債務置換,降低政府債務成本,“應收賬款債權流轉模式”作為新興金融模式,或許是解決地方債務問題的有益探索方向和疏導渠道。
據悉,地方政府性債務是指地方機關事業單位及地方政府專門成立的基礎設施性企業為提供基礎性、公益性服務直接借入的債務和地方政府機關提供擔保形成的債務,分為直接債務、擔保債務和政策性掛賬。地方債務情況有兩個信息來源,一個是審計署提供的數據,一個是國際組織的評估。
當前,地方存量債務置換存在著兩個明顯特點:一是總量繼續膨脹;二是創新模式不斷。
文雁兵表示,由于新預算法的債務限額規定,部分地方政府繞開“限額”變相舉債:一是一些地方通過融資平臺公司之外的國有獨資或控股企業、自收自支事業單位進行融資;二是一些地方城投公司改頭換面,經過“轉型”重新推向市場,在PPP熱潮中以項目公司的名義出現,但項目公司背后依舊是政府的影子;三是政府專項建設基金、政府投資基金、PPP、股權融資等投融資創新模式中,不少地方政府向社會資本方承諾本金回購、給予最低收益等安排;四是一些地方“明股實債”等變相舉債行為層出不窮,違背政府產業基金、PPP、專項建設基金等投融資創新本意,且在PPP項目中越來越多出現。
“當前推行的地方政府債務置換對于緩解地方政府債務問題、防范化解金融體系風險具有重要意義。但是,置換方案的機制設計、模式創新、定價機制、綜合改革效應等方面存在一定優化空間。與此同時,地方大量中小企業存在融資難題,如果能同時做好地方政府債務置換以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和解決地方大量中小企業融資難題,那么將是一個重要的金融模式創新?!蔽难惚嬖V記者。
就多渠道降低政府債務成本,浙江工業大學經濟學教授王治平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第一,可以減少地方政府建設項目、縮減地方政府開支;第二,由于各個地方的差異性,應由各個地方政府自主決定債務水平,不應全國一刀切;第三,要由各個地方政府自己承擔舉債的責任和風險,不允轉嫁。
文雁兵告訴記者,近年來,“應收賬款債權流轉模式”逐漸興起,對解決穩妥推進地方政府存量債務置換和嚴控“明股實債”等具有重要的借鑒作用?!皯召~款債權流轉模式”不會由于平臺企業通過發債的償債保障措施而引起政府債務或政府性債務的新增,且通過政府平臺企業自身增信保證的增加,能實現由政府項目下游中小微企業通過市場機制獲得融資和便捷地達成政府建設投資的目的,更不會形成政府隱性債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