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順豐與菜鳥間的爭端持續發酵,盡管順豐方面稱此事不會影響業績承諾,順豐控股仍低開低走,截至午盤股價報52.07元,跌幅3.54%,半天總市值損失近80億元,圓通速遞、申通快遞均跌超1%,韻達股份午盤翻紅。
順豐菜鳥互懟事件回顧:
6月1日14:32分,菜鳥網絡官方微博發布順豐暫停其物流數據接口的聲明:
5月31日晚上6時,菜鳥接到順豐發出的數據接口暫停告知;
6月1日凌晨,順豐就關閉了自提柜的數據信息回傳;
6月1日中午,順豐進一步關閉整個淘寶平臺物流信息的回傳。
菜鳥表示對此感到很突然,正在與順豐緊急溝通。在此期間,為保證消費者和商家利益,菜鳥建議商家暫時改用其他快遞公司發貨。
6月1日18點,順豐在其官方微博回應稱:菜鳥5月份基于自身商業利益出發,要求豐巢提供與其無關的客戶隱私數據,豐巢本著“客戶第一”的原則拒絕了這一要求。菜鳥單方面于6月1日0點切斷豐巢信息接口,此外,阿里系平臺已將順豐從物流選項中剔除,菜鳥同時封條第三方平臺接口。順豐表示,目前客戶依然可以從順豐官方渠道(微信、APP、官方網站等)及第三方信息查詢平臺查詢物流信息
19點左右,騰訊云在其官方微博上表示騰訊云贊同“開放的云計算”理念,全力保障數據安全,更保障客戶業務安全。騰訊云助力順豐布局云端,無論多么重視順豐的數據與業務安全都不為過。
國家郵政局則對此回應稱受菜鳥網絡與順豐速運關閉互通數據接口影響,導致少量快件信息查詢不暢,對此,國家郵政局與當事雙方高層進行溝通,強調要切實維護市場秩序和消費者合法權益,決不能因企業間的糾紛產生嚴重的社會影響和負面效應。
6月2日早間,順豐控股披露澄清公告,順豐一向致力于向客戶提供高效可靠的物流服務和客戶體驗。事件發生后,公司已通過媒體向公眾及用戶解釋事件因由。公司預計此事不會影響去年重組時對2017年和2018年凈利潤做出的業績承諾。昨日傍晚順豐控股子公司順豐速運與菜鳥網絡關閉互通數據接口,據郵政局聲明顯示該事件已影響生鮮農產品寄送業務。
事實上,順豐與菜鳥之間早有嫌隙:
第一,2014年5月,順豐主動中止了部分與淘寶商戶的合作,不再遞送價格超低的物流件,轉向與其他新興電商平臺合作。
第二,2015年5月28日,是菜鳥網絡成立兩周年的紀念日,在菜鳥網絡總裁童文紅舉辦的菜鳥合作伙伴大會上,順豐方面稱其工作繁忙無法參加。
第三,豐巢科技的成立。2015年4月份,順豐聯合申通、韻達、中通、普洛斯四家物流公司,共同投資創建豐巢科技。豐巢成立后,迅速形成“豐巢派”與“菜鳥派”開始搶占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
第四,2016年3月份,天貓官方宣布,取消“順豐包郵”服務。
第五,今年5月22日,在2017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在臺上發表演講時,觀眾席坐滿了三通一達等幾乎中國最主要的快遞公司負責人,卻沒有順豐和掌門人王衛。
據證券時報報道,有分析人士表示,順豐若確定與阿里交惡,短期會對順豐的業績及股價會造成一定的波動,畢竟淘寶系電商派件數量巨大,失去這部分份額只會導致競爭對手的強大,而且與大佬阿里的矛盾公開化,或會導致投資者心態趨于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