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2016年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發布。這份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推出的《公報》顯示,我國就業形勢保持穩定。
截至2016年末,全國就業人員達到77603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52萬人;其中城鎮就業人員4142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018萬人。值得一提的是,第三產業已持續成為吸納就業的主力軍。
在社會保險方面,到2016年末,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存43965億元,社會保障制度保持平穩運行。
“三產”持續成為就業擴容器
從近5年數據來看,2012年到2016年,我國城鎮新增就業人數分別為1266萬人、1310萬人、1322萬人、1312萬人、1314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連續5年控制在4.1%以內。2016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更是達到多年來最低的4.02%,就業形勢保持穩定。
今年前4月,我國就業的平穩形勢繼續延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公布數據顯示,今年1至4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人數為465萬人,同比增加22萬人。
更為可貴的是我國就業結構的進一步優化。《公報》顯示,2016年,全國就業人員中,第一產業就業人員占27.7%;第二產業就業人員占28.8%;第三產業就業人員占43.5%。與2012年三次產業就業人員33.6∶30.3∶36.1的比重相比,第三產業從業人員連續5年以較大幅度提升。第三產業吸納就業自2014年首次超過四成后,已經成為吸納就業的絕對主力。
“未來我國第三產業的發展空間仍然巨大。預計到‘十三五’末,第三產業吸納就業占比將超過50%,帶來更多就業機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勞動科學研究所所長鄭東亮指出。
在就業形勢保持穩定的同時,勞動者工資水平也穩步增長。《公報》顯示,2016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67569元,比上年增加5540元,增長8.9%。2016年,全國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42833元,比上年增加3244元,增長8.2%。
此外,到2016年末,外出農民工人均月收入水平為3275元,比上年提高203元,增長6.6%。2016年,全國各級勞動保障監察機構共為372.2萬名勞動者追討工資等待遇350.6億元,其中為290.1萬名農民工追討工資等待遇278.3億元。
養老金保持收大于支
《公報》顯示,社會保障制度運行平穩。2016年末,全國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數為88777萬人,比上年末增加 2943
萬人。其中,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為37930萬人,包括參保職工27826萬人,參保離退休人員10103萬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50847萬人,其中實際領取待遇人數15270萬人。此外,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農民工人數達到5940萬人,比上年末增加355萬人。
數據顯示,2016年全年五項社會保險基金收入合計53563億元,比上年增加7551億元,增長16.4%。基金支出合計46888億元,比上年增加7900億元,增長20.3%。
在養老保險方面,2016年全年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37991億元,比上年增長18%,其中征繳收入27500億元,比上年增長16%。全年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出34004億元,比上年增長21.8%。年末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存43965億元。養老金支出增幅繼續大于收入增幅,但總收入依然大于總支出,能夠確保養老金的當期發放和支付。
同時,2016年末,全國有7.63萬戶企業建立了企業年金,比上年增長1.1%。參加職工人數為2325萬人,比上年增長0.4%。年末企業年金基金累計結存11075億元。
《公報》還顯示,截至2016年底,全國30個省份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已發行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障卡,實際發卡地市(含省本級、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各師)達到372個,持卡人數達到9.72億人,社會保障卡普及率70.3%。持卡人員基礎信息庫已在30個省份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上線運行,入庫人員總量達9.29億人。全國102項社會保障卡應用目錄平均開通率超過80%。全國31個省份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均已建設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信息系統,全國30個省份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已正式接入城鎮職工養老保險關系轉移系統。全國所有省市均已開通12333電話咨詢服務,2016年全年接聽總量達8326.1萬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