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繼續快速升值,升破6.8關口。
6月1日9時15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大幅上調543點,報6.8090。
人民幣中間價的大幅上調并不令人意外,因為上日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官方收盤價報6.8210,夜間收盤價報6.8170。同時,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一度大漲至6.7469。
有意思的事情發生在中間價公布之后,離岸人民幣開始從早盤的回落,重回升勢,截至10時,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沖破6.74關口最高至6.7352,創下2016年10月初以來新高。
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以略高于當日中間價的6.8011開盤,隨后立即升破6.8。截至10時,人民幣對美元在岸匯率最高升至6.7918,保持在6.8以內。
5月26日央行旗下媒體《金融時報》證實央行將調整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定價模型,加入逆周期因子。市場認為,此次模型調整某種程度上增強了央行對中間價定價權的掌控力。
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認為,人民幣匯率已經走出了痛苦的寒冬。從2015年“811”匯改至今,人民幣有效匯率高估壓力的釋放已經階段性完成,在人民幣中間價形成機制中引入逆周期因子則正當其時。
經濟學家張明則認為,加入逆周期調節因子的做法只能緩解人民幣貶值預期,而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不過,如果下半年美元重新走強,新的機制也會緩解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貶值壓力。因此,年底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破7概率有所下降,預計將在6.9-7.0的區間運行。
(原標題:央行維穩匯率預期產生積極影響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破6.8)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