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訊看點6月8日日本泡沫經濟始于1986年,隨后在1991年崩盤。當時,日本市場認為土地的需求遠大于供給,且股票從此不會貶值。很多公司為了搶地不惜動用勢力,日本的土地價格被炒上了天。天價的地產和股票價格制造虛假的繁榮,由于沒有實業的支撐,泡沫經濟破裂。此后,土地和股票價格暴跌,不良貸款重挫日本金融業。在1991年刺破泡沫前的4年里,日本的地價瘋狂上漲超過200%,甚至和比自己國家大1.5萬倍的美國地價相當。而當時日本的房子已經沒有剛需購買了,只剩下投資客來回倒手房子,沒有新的接盤俠,有沒有投資刺激,為了避免泡沫的進一步擴大,導致經濟全面崩盤,日本不得不主動刺破房價,尋求自保。其實我們和日本還是不太一樣,日本人口少,當時對住房的剛需求基本已經滿足了,剩下的都是倒騰房子的投機客,沒有新的接盤俠,再怎么倒騰還是在投機客自己手中!
咱們現在的問題是,我們人口很多,剛需還有非常大的需求,而他們正是看中了這些剛需,所以抬高房價,房價再高都有一部分會接手的!我們的矛盾是:絕大部分有剛需的民眾已經負擔不起這么高的房價了! 刺不刺破其實都沒有區別,都會有巨大的傷害,當然不刺破的傷害更大些,他會透資國民未來幾年甚至10年的消費力,其實當時,日本政府已經沒有能力讓它不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