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公司參與建設的以色列特拉維夫首條輕軌項目不久前開始盾構施工;由中國中鐵旗下子公司與以色列公司組成的聯營體兩年前成功中標以色列特拉維夫輕軌紅線項目TBM段西標段。據了解,該項目包括6座地下車站、10560米TBM隧道及17條橫通道等工程。項目使用的土壓平衡式盾構機全部由中國制造,盾構機安裝、調試和操作等專業技術工作也都由中方技術人員完成,地鐵隧道使用的混凝土管片也在中方的技術指導下進行生產。
近年來,中國參與的阿什杜德新港、海法灣新港等一批標志性項目在以色列陸續上馬。由中國港灣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承建的阿什杜德新港是中國企業在以色列承建的最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2022年擴建后的阿什杜德港將成為歐亞之間的橋梁,并已被納入以色列政府勾畫的藍圖:貨船從中國出發到達紅海北部,在埃拉特或亞喀巴卸貨,之后貨物再由火車運往阿什杜德港,或經海運至歐洲國家和地區。
大型基建項目拉開了中以合作序幕,“一帶一路”建設快速推進。兩年前,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獲得海法灣新港25年運營權。海法灣新港運營權的獲得是中國企業在“一帶一路”節點港口合作取得的重要突破。據悉,以色列正計劃建設一條連接紅海和地中海的高鐵,建成后,海法灣將處地中海與紅海貨運通道的中心位置,來自亞洲的海運貨物可以繞過蘇伊士運河,直接通過鐵路轉運至地中海海港,再轉運至歐洲。屆時,以色列將成為中國出口歐洲市場的貿易通道,不僅將減少對蘇伊士運河的依賴,而且大大縮短運輸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