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在寅在施政演說中,提出“要將以經濟增長帶動就業模式轉變為以增加就業來帶動經濟增長模式”,這一新發展口號顯示出解決就業問題已經刻不容緩。不過,政策本身的落實情況和具體效果仍有待觀察。追加預算也只是刺激就業的第一步,要徹底改善就業或者解決發展中的問題,仍然任重道遠
時下,“就業”“失業率”“臨時工問題”“收入差距拉大”等詞語在韓國已成熱門詞匯。今年5月份,韓國新政府上臺以來,著力改善就業形勢。近期,韓國政府大力推動追加財政預算,用于改善就業現狀。6月12日,韓國總統文在寅到訪韓國國會,并為預算追加案一事發表執政后的首次施政演講。韓國新政府對改善就業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李明博執政初期本想在經濟上大施拳腳,但受全球金融危機重創,韓國經濟一直萎靡不振。樸槿惠執政時期,各種經濟矛盾進一步凸顯,經濟增速一直緩慢。其中,就業難、失業率居高不下問題十分突出。
文在寅關于改善就業的主張由來已久。文在寅競選總統期間就扛起了改善就業的“大旗”,其競選綱領把改善就業作為重頭戲,提出了“在公共部門創造81萬就業崗位、在民間企業創造20萬就業崗位、設立總統直屬的相關委員會、全面討論就業預算”等多項內容。目前,文在寅已上臺執政1月有余,頻頻提及改善就業,且其力度之大、推動速度之快,在韓國備受矚目。
文在寅在施政演說中,提出“要將以經濟增長帶動就業模式轉變為以增加就業來帶動經濟增長模式”。這一新發展口號顯示出解決就業問題已經刻不容緩。一是就業問題已嚴重阻礙了韓國經濟發展,并引發社會問題。文在寅也直言不諱地指出了當前面臨的嚴峻形勢。例如,“現在韓國失業率已達2000年以來的最高水平,高達11.2%,失業人數也是史上最高值”“如果再不采取措施,青年失業將造成國家災難”“收入差距進一步拉大,經濟不平等問題十分嚴重”。二是雖然尚待解決的經濟問題很多,但就業涉及面廣,可以讓諸多國民切實看到施政成果。三是文在寅及執政黨的支持者中,青年人占比較大,并在大選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韓國現政府需充分反映青年群體的利益訴求。
文在寅在施政演講中還督促國會通過追加預算案,以盡早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文在寅表示,若要根本解決就業問題,需要政府與民間共同努力。此次追加預算,僅是應急之策。追加的11兆韓元將優先用于解決青年人就業問題。政府擬在安全、福利、教育部門增加崗位,公共部門擬在社會服務領域增加崗位,并針對民間企業建立鼓勵雇傭的刺激政策。此外,韓國還擬為女性和老人提供就業便利,減輕生育和老年人負擔。
不過,口號和計劃是一回事,具體落實情況則是另一回事。當前,韓國經濟增速出現向好發展苗頭,國內市場對文在寅政府預期總體向好,改善就業問題在韓國社會存在共識。這些都有利于韓國新政府推動改善就業。但政策本身的落實情況和具體效果仍有待觀察。在執政黨占國會議席不到一半、政治博弈仍然激烈的情況下,政府內部今后能否就改善就業一事消除分歧、合力推動,還是未知數。
綜合來看,在韓國經濟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很多,就業只是其中之一,追加預算也只是刺激就業的第一步。要徹底改善就業或者解決發展中的問題,仍然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