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zerohedge分析報道,美國經濟中各類債務規模幾乎都已經攀升至歷史最高水平,包括國債、企業債券、無資產抵押家庭和個人債務、汽車貸款以及學生貸款等。如今,美國民眾的信用卡欠款總規模已經接近一萬億美元水平,同時學生貸款和汽車貸款的規模也已經較為接近這個數字。
這些債務中大部分都屬于低信用評級的高風險債務,而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時,正是次級房屋按揭貸款等此類高風險債務泡沫破裂而點燃了導火索。
今年四月國際貨幣基金IMF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從2010年以來,美國企業新增債務總規模高達7.8萬億美元,但是這些負債經營的公司支付各類債務利息的資金實力卻下降至2008年以來的最低水平。不僅如此,據測算,目前美國公共部門和私人部門的債務規模總計已經高達美國經濟總量的350%左右。近期,美國國會財政預算辦公室預計,未來三十年中美國債務規模和財政赤字水平很可能再翻一番。
不過,債務杠桿規模過高的問題不僅僅局限在美國經濟中,全球范圍內,各個國家都或多或少地出現債務總額過高的問題。其中,歐洲地區債務總額長期維持在高位,而亞洲地區各個國家的債務規模也出現上升跡象,許多新興市場國家的負債總額也開始迅速上升。從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已經過去了十年,種種跡象表明世界經濟領域似乎又要再次迎來一場大規模的債務危機。
去年十一月,英國無資產抵押家庭債務總額已經超越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時的歷史高點。在英國經濟中,不計學生貸款,各個部門的債務總額已經攀升至1920億英鎊,創下2008年12月以來最高水平,今年以來這個債務數字還在不斷上升。與此同時,歐元區中希臘、意大利、葡萄牙和比利時這幾個國家的債務與經濟總量比例已經超過100%。截至今年三月,歐洲和日本債券市場中,負收益債券的市場規模總量已經突破10萬億美元大關。
不僅如此,一些市場投資者也開始擔心中國的債務規模過高可能會引發市場風險,一旦未來某個時間點上債務泡沫由于經濟增速放緩而突然破裂,這或許會對中國經濟發展產生較為嚴重的創傷。目前來看,中國經濟中債務問題最突出的兩個領域是大量國有企業的高額不良債務問題以及過熱房地產市場中隱藏的不透明債務問題。
整體來看,新興市場中各個國家的債務規模整體出現快速上漲。根據彭博社收集的1999年以來的數據來看,今年以來,美元計價的新興市場企業票據發行規模已經攀升至1600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發行量增長超過一倍,并創下歷史最高開年債券發行速度。如今,市場流通的外幣計價的新興市場各類債務總規模已經超過15萬億美元。
分析師指出,引發下一輪債務危機的導火索不僅僅是全球范圍內債務發行規模過大這一個因素。美聯儲加息、違約風險以及經濟增長前景等因素都讓全球債務市場更加脆弱。
首先,市場負債成本正在不斷上升。考慮到市場預期今年年底美聯儲至少將宣布加息三次,美元計價的資金成本將越來越高。同時,相對強勢的美元匯率也給美元債務負擔較重的外國企業背上了更大的資金償還壓力。過去一年中,各大信用評級機構大量下調新興市場中企業和國家的信用評級,信用評級被降級的主體數量創下歷史新高。近期,南非的主權信用評級也被下調至垃圾級別。去年上半年中,穆迪公司宣布下調24個國家的主權信用評級,包括巴西、尼日利亞以及沙特阿拉伯。這一系列消息讓債券市場投資者擔心,這些債務人未來是否有能力償還這些巨額債務。
其次,在經濟發展和財政收入過度依賴大宗商品市場行情的國家中,債務償還能力存在較高不確定性。一旦大宗商品價格再度進入熊市,一些國家的債務違約風險將迅速上升。不僅如此,一些國家的經濟發展對中國貿易和投資的十分依賴,一旦中國經濟增速放緩或出現財政壓力,這些國家的財政收入和債務償還能力將受到較大考驗。
第三,過去一段時間內全球經濟發展前景并不十分樂觀。其中,近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布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中特別強調,許多國家都應當考慮如何能夠償付現有的高額債務,或者拿出相應的措施來控制這些債務可能引發的經濟風險。
在美國市場中,不考慮其他限制條件,如果特朗普總統真的能夠按照此前的政策承諾削減企業稅率,將資金回流稅費從目前的企業所得稅稅率35%下調至10%,
并鼓勵各大企業將滯留海外市場的總額高達2.6萬億美元的現金轉移回美國國內,那么美國企業將有能力償付現有的債務,同時美國現存企業債務總規模很可能大幅下降。
此外,美國規模不斷擴張的學生貸款問題已經成為一個政治問題,未來學生貸款的一個解決辦法是,美國政府大范圍減記并放棄追索學生貸款,將這些學生貸款轉移到美國政府的負債表上。
這兩個解決辦法都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減緩美國經濟內存在的巨額債務問題,不過其他國家也需要拿出自己的債務償付辦法。盡管一些國家也可以選擇徹底違約、緊縮財政政策或政府援助等傳統方法來解決債務高企不可持續的問題,但是這些解決方法都會對本國經濟發展產生非常大的沖擊。這樣來看,只有經濟發展本身能夠在不破壞經濟發展結構的前提下幫助這些國家解決債務比例過高的問題。
因此,如果一些國家無法通過經濟增長來消化高額負債,下一次全球范圍的債務危機很可能會隨時到來。
對此,我們將繼續跟蹤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