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6月9日訊(記者 朱旌 汪璐)當地時間6月8日,美國中國總商會與美國中國總商會基金會在紐約聯合發布了《2017在美中資企業年度商業調查報告》。報告顯示,在美中資企業營業額持續平穩增長,對美國商業環境預期持續樂觀,對美國政策體系的理解不斷加深,在美國投資愈發務實,更加注重開發市場、吸收管理經驗以及當地雇員,對中美關系發展前景深表樂觀。
報告顯示,在過去的幾年里,中資企業在美經營實現了持續的高速增長:尤其在過去四年里,每年都有半數以上的受訪企業在美國運營收入獲得增長,其中24%的受訪企業在2016年實現了營業額20%以上的增長;87%的受訪企業在2016年維持或者提升了企業利潤率,該數據顯示出,在競爭異常激烈的美國市場中,中資企業的營業與管理能力在不斷提升;53%的受訪企業成功維持了原有的市場份額,40%的受訪企業市場份額實現了增長,這一趨勢顯示出,中資企業在美國市場的競爭力不斷提升;61%的受訪企業的全部商業活動有所增長。
報告指出,在美中資企業逐漸深入理解、適應美國的商業環境,相當多的企業認為所面臨的融資環境進一步在改善,但仍有高達35%的受訪企業認為美國政府在政策執行過程中存在專門針對外資企業的監管執法行為。受訪企業普遍對在美經營普遍保持積極樂觀的預期抱有期待;85%的受訪中資企業表示中國經濟增速減緩并未改變它們的在美投資計劃,而且有87%的中資企業選擇將在美投資所得利潤全部或主要用于美國市場再投資,這一數據比2016年的73%高出很多。
報告指出,中資企業在美投資的快速增長是較為新近的現象。考慮到美國市場的規模,受訪中資企業普遍表示會繼續拓展自身在美國的經營。86%的受訪中資企業預期自身在美運營收入在未來三到五年內會持續增長,同時近半數的企業表示它們會在2017年增加對美國市場的投資。此外,71%的受訪中資企業計劃進一步增加雇員數量以適應自身投資經營活動的拓展。今年的調查結果顯示,客戶關系已經取代了產品價格,成為了中資企業在美發展最為普遍的競爭優勢。商業營銷重心從價格到客戶關系的轉變說明越來越多的中資企業已從之前生產低廉產品的模式中走出來,開始著重生產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產品,提供高質量的服務。有60%的受訪企業認為美國市場在總公司全球戰略排名中位于前三,有94%的受訪企業認為持續開展創新對于在美經營至關重要。在所有受訪企業中,大約有30%在美國開展了研發項目。中資企業在產品科技研發的投入不斷增加,對知識產權的保護與尊重也不斷加強。中資企業在美加大創新與科技研發的投入也有益于帶動美國產業結構的進一步升級。
調查顯示,對于特朗普政府執政期間的監管政策與商業環境變化,受訪中資企業普遍較為關注,并且有著不同的看法。然而,這些壓力因素并不足以使中資企業大幅改變目前的投資計劃與戰略。超過半數的受訪中資企業認為美國政府將會加大對其在美經營的監管力度,63%的受訪企業認為中國企業的在美并購交易將會受到更加頻繁且嚴格的審查。然而,83%的受訪企業計劃維持目前的投資戰略。如上所述,中資企業致力于在美長期投資的戰略一定程度上削減了因政治環境變化而產生的短期商業計劃波動。
報告指出,受訪中資企業對于特朗普政府兩項可能的政策議程表示出較大關注:47%的受訪企業認為對從中國進口的產品征收高關稅可能會對中美經貿關系帶來更多挑戰;35%的受訪企業認為“購買美國貨”和“雇傭美國人”兩大準則將會對其在美經營帶來不利影響。與此同時,在美中資企業對特朗普政府的兩項潛在政策變化普遍表示歡迎,即:降低企業所得稅率以及增加基礎建設投資。
據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作為代表中國超過1500家在美投資企業的非營利組織,為持續向公眾提供中資企業在美發展的最新進展,美國中國總商會與美國中國總商會基金會在2017年3月就向超過500余家會員企業發放了調查問卷,并收回213份有效回復。今年是該機構連續第四年開展在美中資企業商業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