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訊(記者徐惠喜)聯合國貿發會議6月7日發布的《2017年世界投資報告》顯示,2016年東南歐與獨聯體等轉型經濟體的外國直接投資流入量激增81%,達到680億美元。
在哈薩克斯坦和俄羅斯聯邦強勁增長的支持下,獨聯體和格魯吉亞的外國直接投資流入量幾乎翻了一番,達到630億美元,而東南歐的外國直接投資下降了5%至46億美元。外國直接投資的最大接收國是俄羅斯聯邦,其次是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阿塞拜疆和烏克蘭。
在俄羅斯,部分得益于石油價格走強,經濟表現優于預期,外國直接投資增加了兩倍,達到380億美元。股權投資從2015年的負4億美元恢復至正190億美元。2016年已落戶投資者的再投資收益從110億美元增加到180億美元,也為外國直接投資的增長提供了支持。盡管實現了大幅增長,但俄羅斯聯邦的流入量仍只有2008年創紀錄的760億美元的一半。哈薩克斯坦的外國直接投資流入量增加了一倍,與采礦勘探活動大幅增長以及新興投資者興趣大增有關。
一些東南歐國家避免了普遍下降的趨勢。阿爾巴尼亞、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以及前南斯拉夫的馬其頓共和國的流入量都在上升。在阿爾巴尼亞和塞爾維亞,中國投資者成為新的外國投資來源。
轉型經濟體的外國直接投資在地域來源方面出現了變化,中國投資者越來越突出。2010年至2015年期間,來自中國的跨國公司在該地區的外國直接投資存量增長了近三倍,從60億美元增長到230億美元,使中國成為外國直接投資的第三大母國。除英國之外,所有其他母國的外國直接投資存量均有所下降。一直以來,塞浦路斯是轉型經濟體外國直接投資流入和流出的主要樞紐,其區域外國直接投資存量下降了近60%(從650億美元降到270億美元)。
轉型經濟體的外國直接投資流出量下降了22%至250億美元,是自2005年以來的最低水平。俄羅斯聯邦是轉型期經濟體中的主要對外投資國,其外國直接投資流出量上漲了1%,從271億美元增加到273億美元,但哈薩克斯坦的外國直接投資流出量基本轉為負值,原因是公司內部貸款出現反轉。
該區域外國直接投資前景適度樂觀。2016年宣布了制造業和服務業的大型綠地項目,表明投資者興趣復蘇。但是,俄羅斯聯邦的外國直接投資前景依然黯淡。該國的進口替代戰略可為新參與者提供機會,但這些戰略更多惠及當地生產者,外國直接投資從中受益較少。私有化也可以開拓一些經濟體的外國直接投資機會,如俄羅斯聯邦、烏克蘭和東南歐國家。在中歐自由貿易區框架下啟動了旨在吸引投資流入東南歐的區域合作計劃,預計將為該地區的外國直接投資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