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网站在线导航,真人无码作爱免费视频,国产高清精品二区三区,免费AV网站在线观,国产福利视频100大全,欧美激情四射黄色,看电影来国产精品黑夜视频,成年人黄色视频免费观看网站

您的位置:財經 / 要聞 產業 / 國內 / 國際 / 專題 > 國產手機如夢初醒,無利潤出貨量再高都是紙老虎

國產手機如夢初醒,無利潤出貨量再高都是紙老虎

2018-01-19 09:16? 來源:財經365綜合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約需要 分鐘的時間

來源:財經365綜合

幾年前,當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說,手機行業將來只能剩下三四家企業。那時,很多國產手機廠商都嗤之以鼻,認為國產手機好著呢!

然而,今天看來,余承東的話得到了驗證。那些沒有技術含量,沒有利潤,靠打價格戰的企業,大部分出現了危機。最近,國產手機彌漫著一股肅殺之氣,大批過去表現不錯的手機企業,出現問題,或面臨倒閉。

image.png

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

哀鴻遍野

2017年,樂視手機基本上處于停擺狀態,因為資金鏈危機,樂視手機負債累累,被銀行、供應商催債。過去一年,樂視手機基本上在處理庫存。融創接手后,首先就是與非上市資產撇清干系,手機業務被放棄。而在2016年,樂視手機還藐視蘋果,從華為挖角,揚言巔峰行業。

樂視手機慘敗

而與樂視又牽連的酷派,曾經是國產手機前三,年出貨量最高時達6000萬部,位于國產手機第一陣營,結果在生態化反和人事消耗中,快速墜落深淵。從去年下半年的情況來看,酷派基本上淡出了國內手機業務,現有銷量主要靠老產品支持,未來主要寄托在房地產業務上。

2015年依賴功能機,進入全球前10的TCL,去年手機業務出現斷崖式下跌。TCL預計,2017年售出4387.6萬部手機,同比大跌36.2%,將出現巨額虧損。而在去年,李東生廉價出售部分TCL通訊股權。

最近,金立又被爆出債務問題,金立董事長劉立榮的股份被凍結。盡管金立手機的運營沒有受太大的影響,但是不斷的消息出來,必然會對金立不利。金立在國產手機中,一直以穩健著稱,成立10多年來,經歷了幾次洗牌,屹立不倒。劉立榮也說,金立從來沒有輝煌過,不跟別人比一時風光,要比就比耐力。

image.png

劉濤代言金立

不過,這個以耐力著稱的國產老牌手機,也是流年不利。過去兩年里,金立在產品方面,有明顯進步的,尤其是工藝方面,進步較大。不過,從戰略方面來看,金立似乎有點冒進。還好,金立目前還能正常運轉,銷售也未受到影響。

另外一家國產手機廠商魅族,雖然沒有大幅衰退,但也呈現下滑趨勢。魅族手機的年銷量,由兩年前的2500萬部出貨量,降至如今的2000萬部左右。并且,魅族手機現在依賴魅藍,低端機占比較高。

需求萎縮

早兩年,是國產手機的爆發式增長期,從最初的功能機換智能機,消費者對智能手機缺乏認知,跟著熱點走,誰的性價比高,誰的噱頭大,就買誰的,因此成就了“中華酷聯”,也有了國產手機的野蠻生長。到這波消費升級,中高端手機銷量占比大幅提升,但是,消費者也沒有必要頻繁更換手機,致使用戶的換機頻率,由過去的一年一換,變為現在的兩年一換。

換機頻率減緩,對手機行業的沖擊十分巨大。從各大研究機構的數據來看,2017年年底,國內手機消量同比下滑超過15%,實力不濟的品牌,受沖擊最大。另外,國內手機銷量又在向一線品牌集中,以華為、蘋果、小米、vivo和OPPO為代表的手機企業,占了國內80%以上的市場份額,中小品牌十分艱難。

銷量向一線品牌集中

另外,過去幾年,手機行業的高速增長,是受配置升級渠道的,比如手機像素的提升,手機屏幕的變大,手機內存的提高,然而,到了今天,配置升級的作用,逐漸減緩,甚至出現了配置過剩。沒有創新能力的手機企業,難以激起消費者的購買欲望。

虛假繁榮

過去幾年,國產手機出貨量大漲,截至去年,國產手機的份額占比,高達90%左右,蘋果與三星的份額被壓縮到10%左右。于是,有國產手機喊出了“洋品牌式微,國產手機崛起”的口號。結果,大部分國產手機企業遇到了麻煩。

筆者曾指出,國產手機太注重出貨量,生產了太多廉價機,大部分沒有賺到錢,沒有技術積累。這些沒有賺到錢的手機廠商,抗風險能力十分弱。今天,這些得到了證實。當行列洗牌來臨時,沒有利潤儲備的企業,幾乎沒有抗風險能力,它們會是最先倒下的。比如,樂視,為了沖刺出貨量,一直賠本賺吆喝,雖然風光了一個月,最終是大廈傾覆。

image.png

OPPO與vivo利潤不錯

國產手機中,有一定利潤的,僅有華為、OPPO、vivo。有研究的數據顯示,華為每一部手機的利潤為15美元,OPPO、vivo分別為14和13美元,基于龐大的出貨量,這三家企業的利潤還是客觀的。另外,小米手機每部利潤大約為2美元。

在最好的時代沒有賺到錢,當行業風向轉變時,過去的虛假繁榮泡沫,必將被擠破。

本文轉載自頭條號 上峰說,作者 徐上峰。

閱讀了該文章的用戶還閱讀了

熱門關鍵詞

為您推薦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報
漲停
要聞
產業
國內
國際
專題
美股
港股
外匯
期貨
黃金
公募
私募
理財
信托
排行
融資
創業
動態
觀點
保險
汽車
房產
P2P
投稿專欄
課堂
熱點
視頻
戰略

欄目導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學股
名家
財經
區塊鏈
網站地圖

財經365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經365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魯ICP備17012268號-3 Copyright 財經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門基礎知識財經365版權所有 證券投資咨詢許可證號為:ZX0036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