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起,我國首部《中醫藥法》正式施行。在《中醫藥法》通過審議后的半年時間里,中醫藥產業率先受益國家釋放的多重政策紅利。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以來,發生在中醫藥行業的并購投資案例約有50起。其中,天目藥業6月27日公告稱,擬以27.41元/股非公開發行656.69萬股+支付現金18000萬元購買德昌藥業100%股權。德昌藥業主營業務為中藥飲片的生產和銷售。通過本次交易,天目藥業有望將主要產品拓展至中藥飲片領域。
對此,分析人士指出,《中醫藥法》對中藥的保護有助于企業強化對上游中藥材的布局,中藥的質量可控將為企業市場推廣、品牌建設及國際化奠定基礎。另外,今年以來,產業資本已將目光鎖定從中藥飲片、中成藥到中醫院、中醫診所等中醫藥健康服務的全產業鏈,中醫藥產業進入良性發展時代。目前,A股市場中擁有中藥材種植基地的中藥公司將直接受益,相關龍頭股有望獲得市場主力資金的關注。
二級市場上,6月份,中藥板塊異動明顯,其板塊整體上漲5.2%,在可交易的78只中藥股中,期間股價實現上漲的個股有62只,占比近八成。其中,片仔癀期間累計漲幅居首,達到14.73%,上海醫藥緊隨其后,期間累計漲幅也達12.94%,而貴州百靈、中新藥業、麗珠集團等個股期間累計漲幅也均超10%,分別為12%、11.04%、10.07%。
資金流向方面,據《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統計的數據發現,6月份,板塊內共有21只中藥股實現大單資金凈流入,累計吸金8.37億元。其中,新天藥業期間累計大單資金凈流入居首,達到16253.18萬元,康美藥業緊隨其后,期間累計大單資金凈流入也達13937.56萬元。另外,紅日藥業、上海醫藥、眾生藥業、必康股份、康恩貝、羚銳制藥、中恒集團、中新藥業、亞寶藥業、健康元、人民同泰和海南海藥等個股期間累計大單資金凈流入均超1000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6月21日,MSCI明晟公司宣布,從2018年6月份開始將中國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和全球基準指數(ACWI),MSCI計劃初始納入222只大盤A股。在本次初始納入的MSCI中國指數成份股名單中,醫藥生物行業共有14只個股入圍MSCI,均為細分領域龍頭,其中,中藥股就占據8個席位,分別為貴州百靈、同仁堂、東阿阿膠、白云山、華潤三九、必康股份、康美藥業、上海醫藥。
據《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統計的數據發現,上述8只中藥股6月21日“入摩”以來的8個交易日里整體表現突出, 8只個股期間均出現不同程度上漲,分別為上海醫藥(10.10%)、貴州百靈(8.89%)、同仁堂(6.78%)、華潤三九(5.24%)、東阿阿膠(4.28%)、白云山(3.97%)、康美藥業(1.55%)和必康股份(0.91%).
對此,分析人士指出,海外資金偏好業績穩定、流動性好、風險低的優質藍籌股。在此背景下,納入MSCI指數對醫藥龍頭股有一定的提振作用,長期來看有利于推動醫藥龍頭股的國際化進程,改善投資者結構。目前,有8只中藥龍頭股“入摩”,這些標的均是白馬龍頭品種,具有業績長期穩健增長、估值低、收益穩定等特征,“入摩”后有望引入增量資金,后市表現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