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溯*ST普林歷史公告可知,2月13日,*ST普林因籌劃資產收購重大事項開始停牌。隨后,在3月11日,*ST普林發布的重大資產重組停牌進展暨延期復牌的公告公布了此次收購標的所屬行業。彼時,除標的所屬行業外,*ST普林并未透露更多的情況。隨著重組進展的不斷推進,收購標的的面紗也在4月中旬被揭開。根據4月12日*ST普林發布的公告顯示,公司此次擬購買的標的資產為廣東科翔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并且*ST普林表示標的公司尚無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為鄭曉蓉、譚東夫婦。
在國家企業信息公示系統官網查詢后發現,標的公司法定代表人為鄭曉蓉,成立于2001年11月2日。經營范圍主要包括制造和銷售新型電子元器件。另外,產品內外銷比例由標的公司根據市場需求情況自行確定。印刷電路板半成品加工和銷售、產品貿易、產品研發、技術檢測、技術咨詢服務。至于標的公司業績情況,因標的公司在國家企業信息公示系統中選擇不公開而不能得知。
另外,對于重組終止的影響,*ST普林在公告中表示不會對公司生產經營造成重大不利影響。同時,*ST普林表示將結合企業未來的發展需求,通過內生式和外延式發展相結合的方式尋求更多的發展機會,促進業務升級。且*ST普林表示將于6月12日開市起復牌。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人士表示,受補跌以及重組終止利空影響,*ST普林在復牌之后短期的股價走勢恐難言樂觀。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重組事項對于*ST普林而言無疑是一次謀求“自救”的舉措。財務數據顯示,2015年、2016年*ST普林連續兩年虧損,分別實現歸屬凈利潤約為-4826萬元以及-9883萬元,業績有著明顯的增虧跡象。由此,在披露2016年年報之后,*ST普林股票簡稱也由“天津普林”變更為“*ST普林”,在5月2日起被實行“退市風險警示”的特別處理。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表示,隨著監管機構對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高度重視,籌劃重組是*ST普林免于退市的方式之一,但目前*ST普林重組終止的情況,無疑會給公司帶來雪上加霜的影響,讓*ST普林走在被退市的邊緣。
持續盈利能力遭疑
實際上,對于*ST普林而言,除重組終止給公司帶來雪上加霜的影響外,早在此前,公司的持續盈利能力就曾遭到深交所的問詢。
縱觀*ST普林近幾年的業績表現可見,*ST普林業績可謂是較為慘淡,同時存在盈虧交替的跡象。早在2015年、2016年*ST普林連續虧損兩年之前,*ST普林就已經在2012年、2013年因為連續虧損而被披星戴帽,2014年*ST普林依靠轉讓部分土地使用權及房屋建筑物等舉措勉強實現扭虧為盈,從而擺脫了暫停上市的風險。需要指出的是,在扣非后歸屬凈利潤方面,*ST普林已經連續五年虧損。
宋清輝指出,一般而言,觀察上市公司業績時,扣非后的凈利潤情況更具有價值。宋清輝對此解釋稱,因為很多公司其實主業不濟,更多依靠政府補助、出賣資產等實現所謂的業績增長或者盈利。而對于*ST普林連續五年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均為虧損的情況,宋清輝認為這可能說明公司的主營業務發展并不健康。
實際上,*ST普林的持續經營能力也曾遭到監管部門的質疑。根據*ST普林2016年年報顯示,*ST普林主要從事印制電路板(PCB)的研發、生產及銷售。主要產品為單雙面板及多層板(含HDI板),產品則應用于航空航天、計算機網絡、數字通訊、汽車電子、工業控制、儀器儀表、醫療器械、消費電子等領域。數據顯示,2016年*ST普林實現的歸屬凈利潤約為-9883萬元,相較于2015年而言,同比下降104.79%。對此,*ST普林給出的解釋則為主要是受到營業收入下降的影響,訂單減少,回款降低,銀行承兌業務保證金支出增加,兩廠整合費用增加導致。隨后,深交所在5月也向*ST普林下發了關于公司2016年年報的問詢函。
在問詢函中,深交所問詢的重點則直指*ST普林的持續盈利能力。其中,對于*ST普林2016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9882.79萬元,產品毛利率為-0.54%,且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連續五年為負這一現狀,深交所要求*ST普林說明公司主營業務的持續盈利能力。另外,深交所要求*ST普林從市場供求、價格走勢、自身產能使用情況、成本和產品結構等方面說明公司毛利率為負的主要原因。
此外,*ST普林2016年銷售凈利率為-27%,較2105年同比下降108%。因而,深交所還要求*ST普林對銷售凈利率大幅下降的原因及合理性做出說明。
保殼難度加大
事實上,在重組事項終止之后橫亙在*ST普林面前的難題之一就是保殼問題。在業內人士看來,公司持續盈利能力的現狀以及重組的終止則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ST普林保殼的難度。
在回復深交所關于公司持續盈利能力的質疑之時,*ST普林在回復問詢函中表示,截至2016年底,調整工作基本完成,公司工廠生產能力和生產效率正在逐步提高,同時,*ST普林表示“將努力確保主營業務盈利,實現主營業務良好發展”。不過,根據*ST普林最新公布的2017年一季度財務數據顯示,*ST普林2017年一季度實現的歸屬凈利潤同比仍處于下滑的狀態。具體的財務數據顯示,*ST普林有著增收不增利的跡象。同期實現的營業收入約為9376萬元,同比增加15.93%。不過同期對應實現的歸屬凈利潤約為虧損573萬元,同比下滑64.39%。同時,*ST普林預計2017年上半年將繼續虧損,虧損數額約為800萬-1300萬元。對此,*ST普林表示受部分客戶訂單不旺、原材料價格上漲影響,預計2017年1-6月將出現一定程度的虧損。由此來看,*ST普林單純依靠主營業務盈利實現扭虧也存在一定的難度。
在宋清輝看來,*ST普林的保殼并非易事。宋清輝具體解釋道,盡管每年底都會出現ST公司扎堆保殼,也有不少公司成功保殼,但是對于*ST普林而言,要想進行保殼難度不小。一是留給*ST普林的時間已經越來越短,這是無法扭轉的客觀難題。二是在重組新規的嚴厲監管之下,通過各種重組翻身的難度越來越高,而且重組失敗的案例比比皆是。另外,宋清輝表示,據清暉智庫統計,今年以來,已經有47家公司重組宣告失敗。此外,宋清輝坦言,從當前情況來看,*ST普林保殼難度和退市風險進一步加大,留給*ST普林的機會已經不多。除了到處找救命稻草、拼命保殼、變賣資產和債務重組之外,*ST普林已被置于退市懸崖的邊緣。同時,宋清輝也表示,在監管層強力改革的背景下,退市體系已經變得愈加完善,對于投資者而言則應理性對待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相關個股,以防被套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