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報訊(記者 陳克遠)技術手段升級讓以往存在的食品安全監管難題有了新的破局出路。京東集團宣布成立“京東品質溯源防偽聯盟”,并表示在農業部、國家質檢總局、工信部等有關部門的指導下,運用區塊鏈技術,將聯手眾多生鮮領域和消費品領域的品牌商搭建“京東區塊鏈防偽追溯平臺”。京東集團副總裁、研發體系負責人馬松表示,京東將依靠技術能力,以區塊鏈追溯碼為載體,建立跨主體的合作機制,面向全球消費者打造追溯經濟。
區塊鏈技術具有的數據不可篡改和時間戳的存在性證明等特質可以很好地支持商品溯源防偽。據京東介紹,通過對區塊鏈技術的應用,京東用戶在購買商品后,只要掃描產品上的溯源碼,就可以“一鍵”查詢產品信息。以科爾沁牛肉為例,通過所購買牛肉的惟一溯源編碼,用戶可以看到牛肉的源產地、喂養飼料、加工廠企業信息、屠宰信息等。
在近一年時間內,區塊鏈技術在互聯網金融領域被業內廣泛探討。馬松表示,此次成立的“京東品質溯源防偽聯盟”,在國際市場上也是率先落地的供應鏈領域的區塊鏈應用。馬松進一步介紹,區塊鏈是一種按照時間順序,將數據區塊以順序相連的方式組合成的鏈式數據結構, 并以密碼學方式保證的不可篡改和不可偽造的分布式賬本。未來京東區塊鏈防偽追溯平臺將可直接向京東的合作商戶提供數據接口。
伴隨網購成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主要途徑之一,相關監管部門對網絡食品安全的問題也越發重視。根據我國去年5月開始實施的《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監督管理辦法》,明確提出將實體店銷售與網絡銷售共同納入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的監管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