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埃菲社6月1日報道,牛津大學能源專家戴維·魯濱遜指出,美國退出《巴黎協定》的決定是對有利于美國的多邊體系的正面打擊,其依據也只是退出協定有可能對美國有利。
西班牙皇家埃爾卡諾研究所氣候變化問題專家拉拉·拉薩羅指出,《巴黎協定》旨在將全球相較于工業革命前的升溫幅度限制在2攝氏度以內,因為溫度上升2攝氏度會給很多主要沿海城市和地區帶來長期的、事關生死存亡的危險。這就意味著,第一次工業革命之后以化石燃料為基礎的時代行將終結,讓我們免受溫室氣體排放危害的新工業革命拉開帷幕。拉薩羅還說,美國將因此喪失國際影響力、領導地位和經濟機遇。
可持續發展與國際關系研究所主任特雷莎·里韋拉指出,特朗普的決定讓美國在一個關鍵的地緣政治時刻處于孤立地位,同時摒棄了前總統奧巴馬在能源轉變和清潔能源雙邊協定領域留下的巨額遺產。
上述專家一致認為,美國退出《巴黎協定》將導致其他國家紛紛效仿,就像美國退出《京都議定書》時的情況。與主要針對富國的《京都議定書》不同,除了敘利亞和尼加拉瓜,無論窮國富國都加入了《巴黎協定》。魯濱遜指出,中國、印度、歐盟、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日本等主要二氧化碳排放國家之所以紛紛加入《巴黎協定》,其實并非主要出于環保考慮,而是因為這是一次經濟和貿易機遇,將創造新的就業崗位,同時也是一次在國際舞臺上發聲的機會。
報道稱,歐盟和中國已經準備好接過美國交出的領導權,并就低碳經濟發展新模式表明立場,因此決定簽署一項共同聲明,以推動《巴黎協定》的落實,并承諾制定更高的減排目標。
此外,擁有全球最大碳交易市場的歐盟將向中國提供1000萬歐元(約合7649萬人民幣)資金,以支持中國推出一個全國排放交易體系的計劃。
世界自然基金會負責氣候和能源事務的負責人曼努埃爾·普爾加指出,特朗普的決定不但讓美國遠離傳統盟友,還遭到70%美國人的反對,就連曾經投票支持他的選民也有27%對此表示反對。
里韋拉認為,這個決定有悖于大眾利益,而只考慮到日薄西山的化石能源工業的利益。這個領域主要依賴煤炭,而且是共和黨的傳統金主。
魯濱遜警告說,特朗普也不會實現促進煤炭行業發展的承諾,因為投資者不會把錢投在沒有回報的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