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的背后是資本博弈。知名文化科技領域投資人曹海濤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合投成為中國電影主流方向,“一方面,由于優質影片稀缺,所以熱門黑馬備受追崇,一部影片背后往往能有幾十家公司排隊談合作,例如,《西游伏妖篇》的制作公司有20家,《功夫瑜伽》也有16家制片方;另一方面,由于當下電影競爭激烈,投入多風險大,所以各大公司傾向于合伙投資,分攤風險”。
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2017年整個春節檔期間,共有75家公司參與制片、發行環節,其中不乏上市公司。例如,《大鬧天竺》是光線傳媒主投主控的作品,《西游伏妖篇》的制片方包括萬達傳媒、華誼兄弟、新文化。
顯然,春節檔逐漸演變為上市公司的主戰場,而這場戰爭的主角是周星馳。今年,周星馳監制的《西游伏妖篇》上映首日票房收入破 3億元,一舉超越了去年春節當日(2016年2月8日)周星馳導演的《美人魚》(2.88億元),刷新中國電影市場首日票房紀錄。
面對上市公司的橄欖枝,周星馳也毫不猶豫。2017年初,新文化披露,擬通過子公司與公司實控人,共同出資13.26億元,收購周星馳旗下PDAL公司51%股權。而收購完成后,新文化將享有周星馳主創作品不低于20%的優先投資權。
從財務數字來看, 2015年,PDAL公司的營收為117.4萬元,凈利潤為34.8萬元;而到了2016年,公司業績飛速攀升,截止到當年9月30日,PDAL公司的營收為8117.51萬元,凈利潤為6418.5萬元。更重要的是,新文化披露內容非常匱乏,甚至沒有給出PDAL公司具體的利潤來源及IP項目儲備等信息。而PDAL公司卻給出4個財年共計10.4億元的凈利潤承諾。如何保持高盈利,成為爭議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