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備受市場關注的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正式對外公布。文件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為題,是中央一號文件連續第14次聚焦“三農”。專家分析稱,文件突出的政策亮點在于提出以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為農業農村工作主線。
文件包括六方面:優化產品產業結構,著力推進農業提質增效;推行綠色生產方式,增強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壯大新產業新業態,拓展農業產業鏈價值鏈;強化科技創新驅動,引領現代農業加快發展;補齊農業農村短板,夯實農村共享發展基礎;加大農村改革力度,激活農業農村內生發展動力。
文件指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在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礎上,緊緊圍繞市場需求變化,以增加農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給為主要目標,以提高農業供給質量為主攻方向,以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為根本途徑,優化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產率,促進農業農村發展由過度依賴資源消耗、主要滿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綠色生態可持續、更加注重滿足質的需求轉變。
農業供給側改革的另一個核心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因此,文件強調,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一個長期過程,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系、協調好各方面利益,面臨許多重大考驗。必須直面困難和挑戰,堅定不移推進改革,勇于承受改革陣痛,盡力降低改革成本,積極防范改革風險,確保糧食生產能力不降低、農民增收勢頭不逆轉、農村穩定不出問題。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中央農辦主任唐仁健表示,近幾年我國在農業轉方式、調結構、促改革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雖然開了頭、有進展,但需要在發展目標上再聚焦,在工作路數上再理清,在政策舉措上再加力。只有牢牢把握住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為整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當好先鋒、提供支撐,才能開辟出農業農村發展的新境界。
在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農業供給側改革被重點提及,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也提出著力加強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近期相關板塊被資本市場熱炒,市場人士也表示,中央一號文件反映的是管理層全年的工作重心,它指引市場找到發力的方向,更是每年首輪行情的沖鋒號。
在關于一號文件的投資標的上,安信證券認為,農業供給側改革是一個難得的既有政策大力支持且又符合產業趨勢的主題機會,值得重視。除了關注類似工業供給側帶來的漲價邏輯的玉米產業鏈、飼料產業鏈外,還應看好土地流轉,這是農業供給側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今年農村土地流轉會加速推行,相關產業有望在政策助力下迎來重要機遇。
廣發證券、長城證券等多家券商均建議重點關注受益于玉米去庫存及土地流轉相關的主題投資機會。
有證券公司分析認為,類比2016年工業品供給側改革,農業供給側改革有望成為2017年的年度政策主題。其中,短期著力點在產品結構的調整,長期關鍵在于通過土地制度、價格機制、戶籍制度、技術創新等制度層面的改革來提升農業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