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提出總體目標,包括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糧食行業廣泛應用,糧食裝備信息化、智能化水平顯著提高,信息共享、資源利用、業務協同能力明顯增強,核心業務領域應用大數據能力明顯提升,信息服務更加高效,覆蓋各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和主要涉糧企業的信息化基礎設施體系基本建成,信息化應用管理、標準規范、安全保障、人才培養、技術創新體系等不斷完善。“互聯網+糧食”行動計劃全面實施,“智慧糧食”建設取得進展,信息化在糧食行業產業升級中的支撐作用顯著增強,能夠適應糧食流通新形勢的需要。
規劃提出主要任務,包括運用云計算、大數據、“互聯網+”等先進理念和技術,構建國家、省、企業三級架構,完成國家及省級糧食管理平臺建設,著力做好糧庫智能化升級改造、糧食交易中心和現貨批發市場電子商務信息一體化平臺、調控監測體系、糧食質量安全監管信息系統等建設,為宏觀調控、行政管理、公共服務和行業發展提供支撐。
糧庫智能化升級改造分收納庫信息系統、儲備庫信息系統、示范庫信息系統三個層級建設糧食倉儲信息系統,提升倉儲裝備智能化水平和糧食收儲信息化服務水平。糧食交易中心和現貨批發市場電子商務信息一體化平臺重點完善全國糧食統一競價交易平臺功能,改善糧食交易中心省級終端硬件條件,發展“互聯網+糧食”電商平臺,推動糧食現貨批發市場信息化升級。
調控監測體系建設重點建立全國糧食從生產到消費各個環節的監測預測體系,對供需狀況及趨勢進行準確判斷,為糧食宏觀調控提供支撐。糧食質量安全監管信息系統建設重點進行質量信息采集與分析,實現糧食綜合質量評價,提高糧食質量安全風險監測預警能力。
規提出,推動“互聯網+糧食”電商平臺建設。堅持市場化主導,引導有條件的企業試點建設糧食電子商務平臺。加強與成熟電子商務平臺合作,建設糧食應急供應點網上超市,推動電子商務在產銷銜接、“放心糧油”工程中的示范和推廣。推動糧食現貨批發市場采用電子商務交易模式,鼓勵糧食企業、新型糧食生產經營主體等應用電子商務平臺,開展在線銷售、采購等活動,打造糧食電子商務品牌。建立電子商務產品質量追溯機制,鼓勵企業利用電子商務平臺的大數據資源,提升企業精準營銷能力。
【解讀】
昨日《2017年糧食流通工作要點》中也提出加強糧食行業信息化建設。充分發揮“互聯網+糧食”的作用,加強頂層設計,推進國家糧食管理綜合平臺建設,依托國家電子政務內網、外網和互聯網,統一規范數據標準、接口和協議,實現與省級糧食管理平臺信息共享、互聯互通、業務協同。加強“智能糧庫”建設,以地方糧食儲備庫為重點推進糧庫智能化升級改造,使國有糧食收儲企業信息化升級改造覆蓋率達到40%,力爭用2~3年時間基本實現地方儲備糧在線管理。不斷完善糧食行業信息化標準,推動大數據技術在行業管理及宏觀調控中的應用,推進糧食行業“雙隨機”抽查名錄庫和糧食行業信用監督管理體系建設。可見,糧食信息化已經提到一定高度,A股中神州信息、華宇軟件等上市公司,涉及糧食信息化相關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