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京東方A的核心子公司之一,位于成都市高新區的成都京東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近期成為了業界關注焦點,各路投資機構以及產業同行紛至沓來,考察其近日投產的國內首條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及相關產品,因為其打破了國外廠商在柔性AMOLED這一細分領域的壟斷局面,也進一步打開了公司未來發展的想象空間。
“成都柔性6代線的投產,將大幅提升京東方A中小尺寸顯示產品的競爭力,并滿足市場對中小尺寸高性能顯示產品日益增長的需求,待該產線量產、滿產后,國內AMOLED面板產能也將得到顯著提升,具有標志性的意義。”京東方A董秘劉洪峰日前接受上證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事實上,京東方A在OLED顯示領域布局已久,早在2001年公司就開始了對OLED技術的研發,截至2016年公司可使用OLED專利數量已超過1.5萬件。目前,京東方A在鄂爾多斯、成都、綿陽已布局三條LTPS/AMOLED生產線。其中,中國首條、全球第二條5.5代LTPS/AMOLED生產線——京東方A鄂爾多斯第5.5代AMOLED生產線于2014年量產,已為國內外知名客戶提供應用于智能手機和智能手表等可穿戴產品的AMOLED高分辨率顯示屏,且累積了較為穩定的客戶和市場資源。而在成都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投產后,目前也已有多款柔性顯示產品交由客戶進行認證。
在業內人士看來,國內第一條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之所以由京東方A率先投產,正是公司多年來在技術研發、專利儲備等方面厚積薄發的結果。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京東方A的靈魂人物,公司創始人、董事長王東升在對半導體顯示領域多年洞察思考的基礎上,提出了半導體顯示產業“生存定律”,即若保持價格不變,顯示產品性能每36個月須提升一倍以上。而如今,這一周期在京東方A正不斷被縮短,公司在這一定律的指引下,不斷提升創新力,致力于不斷為客戶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
劉洪峰也告訴記者,多年以來京東方A的技術研發投入比例一直保持在7%,2016年公司研發投入高達41.4億元,同比增長24.74%,研發人員數量也較上年增長24.78%。據其介紹,京東方A近年來不斷建全完善創新體制機制,其中集團級的研發主要聚焦于支撐集團未來重大事業戰略所需的新技術、新工藝的開發和儲備;事業群級的研發則根據事業戰略分為顯示器件、智慧系統、健康服務三大事業板塊,重點開展基于客戶需求的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開發。而這一完善的技術創新體系為京東方A實現顛覆性創新提供了系統全面的技術支持。此外,京東方A還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等知名高校建立技術研發與合作平臺,并與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協同開發、深度合作,整合優化產業鏈資源,共同推進產業創新發展。
事實上,對于國內AMOLED市場的發展前景,業界也有著理性而客觀的認識。業內人士指出,目前AMOLED市場對中國面板廠商是機會與風險并存:機會主要體現在市場需求空間大且投資環境好,而風險首先便來自于專利環節。因為中國廠商起步較晚,故在專利方面處于一定劣勢,專利壁壘或是中國面板廠商需面對的一個“攻堅戰”。
但對京東方A而言,公司則是最先意識到并重視專利問題的國內企業,這也為公司今后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基礎。據劉洪峰介紹,近年來為強化在全球競爭中的優勢,京東方A在美國、歐洲、日本、韓國等十余個國家和地區均有專利布局。僅在2016年,公司便新增專利申請7570件,其中發明專利超80%,海外專利超過三分之一,全球專利授權超過3700件。截至2016年底公司累計自主申請專利超過2.9萬件,累計專利授權超1.2萬件,可使用專利逾5萬件。另據湯森路透《2016全球創新報告》顯示,京東方A目前已成為半導體領域全球第二大創新公司。
可見,京東方A打破韓國廠商在柔性AMOLED領域的壟斷并非偶然,這與該公司近年來在技術研發、專利儲備方面的持續投入密不可分。這種厚積薄發的態勢,在京東方A經營業績方面也逐步得到體現,公司今年一季度共實現凈利潤24.13億元,同比增長逾21倍。而對廣大投資者而言,其最為關心的是京東方A未來的盈利前景以及發展潛力。
對此,劉洪峰信心滿滿的告訴記者,作為物聯網技術、產品和服務的提供商,京東方A未來在不斷提升TFT-LCD、AMOLED等新型顯示事業和薄膜傳感事業核心競爭力的同時,還將積極提升智能制造服務、智慧零售、智慧車聯和智慧能源核心能力,并且將半導體顯示、人工智能和傳感技術等電子信息技術與醫學、生命科技相結合,跨界創新,構建健康服務生態圈。未來,京東方A將持續推進顯示器件、智慧系統、健康服務三大業務板塊發展,為公司利潤增長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