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鐵建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西南區域公司執行董事李興龍是個傳奇人物。10年前,他帶著5萬元“單槍匹馬”來到成都;10年后,從國際城到北湖國際城,從錦江國際花園到青秀城,從西派國際到西派瀾岸再到西派城,中鐵地產在成都市場上如魚得水,預計今年房產板塊將完成銷售額100億元。
不僅在成都,自2007年組建以來,中鐵地產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逐漸在業內站穩了腳跟,成為國資委確定的16家以房地產為主業的央企之一。中鐵地產后來者居上的秘訣是什么?
“如果非要總結秘訣的話,就是我們的價值觀——‘誠信、創新永恒,精品、人品同在’。因為想做精品,我們比別人做了更多準備。”眼前這位42歲的中年人對于他的“江湖傳聞”表現得十分謙虛。
在中鐵地產成立當年,李興龍就主動請纓到成都來開發市常“雖然是第一次到成都,但我對成都市場已經分析了3個月至4個月的時間,還算是有備而來。”回憶起當年開拓成都市場時的情景,李興龍仍然記憶猶新。
2007年底,根據李興龍對成都市場的分析,公司在成都龍泉驛區拿了第一塊地。誰料想,第二年就遇到了汶川大地震,項目被迫停滯了。但李興龍和他的團隊沒有閑著,他們一方面積極參與災后救援和重建工作,另一方面不斷細化市場調查分析工作。2010年3月份,“中國鐵建 果殼里的城”開始銷售,因為準備充分,摸準了客戶需求,設計定位合理,開盤第一天就熱銷了2000多套,大大超出了預期,也打響了中國鐵建地產在成都的第一炮。
“質量是企業的生命線,任何一家成功企業的背后都有強有力的產品質量作為支撐。”與李興龍一起打拼多年的中國鐵建地產西南區域公司總經理阮興說,短短10年間,中鐵地產能夠形成品牌,破繭成蝶,除了做好市場調研、把握發展機遇外,在質量上更是半點不敢馬虎。
對于質量問題,脫胎于施工企業的中鐵地產有著天生的敏感和執著。10年來,中鐵地產始終秉承“建造對人和自然充滿關愛的建筑藝術品”品牌主張,精心打造每一個項目、打磨每一處細節。他們在項目整體規劃中加入風道規劃和隔音降噪設計;在室內設計中引入全LED照明和除霾新風系統;在社區文化塑造中引入文藝中心,多維度提升人居體驗……通過引入先進建造技術和工藝,執行嚴格的標準化流程和工程管理、考核制度,他們不僅實現了從圖紙到實物的無縫轉換,更保證了施工過程的低碳、綠色與節能。
2010年5月份,李興龍和阮興根據成都市的發展規劃,調整了公司的戰略定位,重點做高端樓盤。他們深入調研高端客戶需求,聘請全球知名的規劃設計團隊精心打造項目,將城市資源、人文資源、自然資源、產品資源多重疊加,為客戶提供更加舒適樂享的生活方式。由于定位準確,西派國際、西派城、西派瀾岸、北湖國際城等中高端項目均取得了良好的銷售業績,中鐵地產也由此向著“中國最具價值的城市綜合運營商”這一目標穩步邁進。
近年來,房地產市場波動較大,面對波動的市懲激烈的競爭,房地產企業普遍面臨轉型升級的巨大壓力,中鐵地產也開始著手改革。2016年,中鐵地產開展組織體系改革,打造“4+6+X”組織架構。在專業化、區域化原則指導下,成立北方、華東、華南、西南4大區域公司,承接傳統住宅開發業務;成立物業、商業地產、設計咨詢、海外地產、創新投資、投資管理6家專業公司,提升專業能力,拓展業務領域;成立貴州、南沙、濟南等大型項目公司,承接協同發展,實現多細胞分裂、多輪驅動發展,形成以創新為核心動力的新型產業結構和增長方式。
在此基礎上,中鐵地產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打造“負責任的公司”的品牌形象。阮興舉例說,“中國鐵建 果殼里的城”上市后銷售火爆,遠超預期。中鐵地產不僅沒有趁機捂盤惜售或坐地漲價,還現場給出承諾,當天排隊的客戶都能買到房,而且決不漲價。為此,他們甚至延長了營業時間,一直忙活到次日凌晨3點。
在“誠信、創新永恒,精品、人品同在”的價值觀引領下,中鐵地產發展迎來了又一次飛躍。截至2017年2月份,公司總資產近1200億元,年簽約銷售額突破400億元,在北京、上海等25個城市及國家級新區布局90個項目,總建筑面積約3300萬平方米,已開發面積2300余萬平方米。預計到“十三五”末期,公司總資產規模將超過2500億元,年銷售額達1000億元,營業收入達65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