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周刊》:有一件事想不明白,想問問張彤。衛星石化預告一季報凈利潤增長約80倍-115倍,為何公司股價表現卻平平淡淡呢?
張彤:衛星石化業績大增,完全是預期之內的事情,目前公司股價較我們上次分析時最高已有近40%的上漲,如今只是利好兌現,若基本面沒有超預期的事件發生,目前定位已經是合理范圍。
《紅周刊》:可是你看另一家上市公司光迅科技,在一年多的時間里,股價從最低時的不足29元起步,悄無聲息地漲至最高時近89元,而年報顯示,該公司2016年實現凈利潤2.74億元,同比僅增長18.64%。公司凈利潤增幅并不是很大,而公司股價的漲幅卻遠遠超過凈利潤的增長幅度,但公司股價依舊堅挺,這又是為什么呢?
張彤:與衛星石化不同的是,光迅科技的凈利潤增幅雖然不大,但市場對光通信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有著非常高的預期。光迅科技主要產品有光電子器件、模塊和子系統產品,隨著移動互聯網、大數據與云計算、4K/8K視頻與VR/AR等業務的蓬勃發展,網絡數據流量持續爆發式增長,驅動大容量光傳輸系統、大型數據中心與4G Lte無線網絡市場快速發展。
2016年中國三大運營商大規模部署100Gbps DWDM骨干/城域光網絡、美國運營商Verizon部署100Gbps城域光網絡,以及全球范圍內大型數據中心朝100Gbps升級,帶動全球光器件和模塊市場的增幅達到17%。
而2017年3月6日,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中國電信明確2017年計劃總投資約1000億元,打造智能化高速網絡,持續加大光網投入;中國移動則提出打造“百兆能力、千兆示范”有線寬帶網絡,新建寬帶全部采用光纖到戶,抓緊存量用戶改造;而中國聯通計劃年內實現固網寬帶帶寬翻番,推出不限流量的套餐等,這些因素都將推動光通信產業繼續高速發展。
《紅周刊》:雖有良好的預期,但目前光迅科技股價是否漲幅過大呢?
張彤:實際上目前光迅科技的估值仍在合理范圍之內,但由于前期積累了一定漲幅,目前股價表現不溫不火,想要投資還需耐心持有。實際上受益于光通信行業景氣度的整體提升,我們應該關注的不僅是光迅科技這一家,而是光通信板塊的整體走勢。
例如亨通光電,在光通信領域,公司已成為全球第四大光纖光纜制造商,是業內規模最大、產業鏈最完整、最具競爭力的企業之一。公司預計2016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2.60億元至15.47億元,而上年同期公司的凈利潤僅有5.73億元。
《紅周刊》:在良好業績預期的推動下,亨通光電的股價也創出了歷史新高,目前與亨通光電主業類似的上市公司還有值得關注的么?
張彤:同板塊上市公司中的長江通信可適當關注。
《紅周刊》:我看長江通信是該板塊中業績較差的公司啊,為什么偏偏關注它呢?
張彤:首先,長江通信是光纖光纜行業中市值最小的公司,通常情況下一個板塊的潛在價值一旦被市場所挖掘,小市值公司的表現往往較優。
此外,長江通信持有長飛光纖光纜(06869.HK)約1.20億股股權,近一年時間內,長飛光纖光纜股價從不足6.50港幣大漲至最高18.32港幣,但此期間長江通信的股價并沒有明顯的表現。而長飛光纖光纜是全球第一大光纖預制棒、光纖和光纜供應商,與亨通光電等上市公司相比實力更佳。而2016年年末長飛光纖光纜已經宣布擬申請A股首次公開發行,按其基本面來看,一旦上市,定位將高于目前同板塊上市公司,這些都將成為未來影響長江通信股價走勢的因素。
《紅周刊》:除了這些公司,光通信板塊其他上市公司基本面表現如何?
張彤:除極個別的公司外,與光通信相關的上市公司2016年凈利潤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增長。如特發信息、新易盛、烽火通訊、天孚通信、三環集團等凈利潤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
《紅周刊》:行業的整體增長才是真正的增長,那么在光通信上市公司中超預期增長的公司會有哪些?
張彤:未來5年,100Gbps及更高速率光模塊市場將占到全球光器件市場的一半以上,100Gbps光模塊中的關鍵器件——25Gbps/28Gbps電吸收調制激光器(EML)和分布式反饋式激光器(DFB)芯片供應緊缺,具有核心原材料與芯片技術的企業將占有有利競爭地位。而除了光迅科技外,另外一家即將完成重組的創業板上市公司將置入的資產也是該行業的龍頭企業,可以按光迅科技的估值對這家公司進行重新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