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編輯 錢多多)從目前各大自主品牌的發展來看,在轎車的各大細分市場基本失去了競爭力,除了少數幾個品牌還有轎車拿出來撐撐場面,其他品牌無一不是將SUV作為爭奪市場的殺手锏,其實,不單是國內市場,在其他經濟正處于快速發展期的國家來說,SUV熱潮也已經逐漸來臨,對此,豐田汽車全球設計總監、雷克薩斯全球總裁福市篤雄就對媒體公開表示,如果傳統三廂轎車再不主動革新,極有可能被SUV和跨界車型所取代,從此在市場上消失。
福市篤雄的話也是基于鐵一般的數據而來,以雷克薩斯在北美市場的占比來看,目前旗下轎車僅占品牌總銷量的29%。今年一季度,轎車銷量更是下滑35%,同時雷克薩斯RX、NX等SUV車型的銷量則持續上升。
北美市場大體如此,國內市場更甚,在剛剛結束不久的廣州車展上,首發的47款新車,其中有28款都是SUV車型。而從銷量上看也基本上能顯示出這種趨勢,自2014年至2016年,我國的SUV車型銷量增速分別為36.19%、59.93%、43.41%,增長速度遠高于轎車和 MPV。2016年,國內市場SUV的總銷量達到904.7萬輛,占所有乘用車總量的37.1%。其中,自主品牌SUV的銷量占比達到58.6%,市場份額接近6成。而今年10月份,SUV銷量已經幾乎追平了轎車陣營,比例達到了0.92:1,基本上與轎車不相上下了,但你要知道的是,目前國內市場上的轎車車型數量要遠多于SUV車型,換句話說,SUV平均單車銷量要遠高于轎車。
前段時間看了一段國外車評人試駕某國產熱門SUV車型時曾說,這款車被中國人成為SUV車型,而其充其量只是基于轎車底盤而來的一款的跨界車型,在國外車評人眼里,我們所熟知的各大SUV,都只能勉強稱之為跨界車。而談及SUV車型來歷,應該是基于皮卡底盤而來、擁有者堅固的非承載式車身、強悍的四驅系統的車型以及高大威猛的外在形象,才能被稱之為SUV,顯然,國內大部分的SUV,都只是繼承了看上去高大威猛這一基因,骨子里還是一臺轎車,因此,這種車也被我們稱之為城市SUV。
不過正是因為這一點,轎車市場被逐漸弱化的主要原因已經浮出水面,高大的外觀,出色的空間以及高瞻遠矚的坐姿讓國人為之癡迷,而操控,更是因為來源于轎車底盤而逐漸與真正的轎車拉近了差距,傳統意義上認為的轎車兩大優勢,即舒適性和操控性,也逐漸被SUV追趕上來,甚至于,一些講究操控性能的SUV在駕駛感方面絲毫不弱于同平臺轎車,而在通過性等方面也要明顯強于傳統轎車,那么在這種情況下,轎車市場被弱化的現象就可以理解了。
除此之外,就是由于輕量化技術的發展,以及與轎車共用動力總成等原因,讓SUV早已經甩掉了油老虎的帽子,整體向著精細化發展,粗線條也成為了過去式。
從整車產品上來看,SUV的優勢不言而喻,而對于廠商來說,基于轎車平臺開發SUV車型并不會增加過多成本,而在單車利潤方面卻高得多,目前大體上的趨勢是,緊湊級SUV可以買到傳統中級轎車的水準,而眾多基于小型車平臺而來的小型SUV,售價則緊逼緊湊級轎車,從不少數據中可以看出,銷量并不太占優的SUV車型卻成為該品牌利潤的大頭,這足以說明多開發SUV車型沖擊市場是事半功倍的。
而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說,SUV車型的價格確實在逐漸下探,當同平臺的轎車與SUV車型,售價相差不大的情況下,有什么理由去購買轎車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差不多的操控水平、油耗水平卻有著相差極大的空間表現,而心理上的安全感也只有SUV車型能夠賦予,因此,寧愿多掏一些銀兩也會選擇SUV,另外,還有一點,就是以“大”為美在我們的購車觀中從來沒有消失過。B級比A級轎車大不了100mm,而緊湊級SUV看上去要比B級轎車威猛的多。
消費需求在轉變,SUV車型的產品力在逐漸加強,更大的尺寸數據、更為靈活的車身結構能夠給予設計師們很大的想象空間,利用SUV車型來做出驚艷的外觀,要比轎車要容易的多,此外,隨著模塊化平臺,套娃設計的逐漸風靡,轎車失去了外觀上的新鮮感,無論是基于轎車而來的三廂車、兩廂車、跨界車甚至瓦罐,看上去都只是在相同底子上敲敲打打而來。
這種感覺很像現如今的智能手機,全面屏正在流行,在整塊的屏幕之外,還有多少空間能夠安放設計師們的靈感?而在十年前,物理按鍵的手機風格多樣,經典機型層出不窮,那個誰不是說過,科技在進步,科技也在限制我們的想象力,對于汽車來說,起碼在外觀設計上,是這樣的。
所以,沒準,未來的轎車市場只會存在三種車型,一是有著濃厚服務屬性的豪華轎車,二是強調性能操控的運動轎車,三是一些拉低售價門檻的低端轎車,除此之外,再無其他。當然,小編的話有些偏頗,喜歡傳統轎車的人還有很多,但是,一邊隨著SUV車型的逐漸豐富進化,一邊轎車的底盤設計變得千篇一律,你能保證絕對不被琳瑯滿目的SUV車型所洗腦嗎?很難。想獲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