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被證實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就存在壟斷行為,那么罰款數目高達數百億歐元。這可能是德國經濟史上最大的反壟斷案例。2016年,歐盟委員會曾對戴姆勒、沃爾沃、雷諾等多家汽車制造商開出總計29.3億歐元的反壟斷罰單。
然而并不是所有企業都需支付如此高額的罰金。歐盟按照囚徒困境的原理制定了一套寬恕制度。依據歐盟寬恕制度,第一個向執法機構自首并能提供實質性證據的企業將減免50%的罰款;第二個向執法機構自首并能提供實質性證據的企業也將有相應減免。
歐盟競爭委員會發言人向《財經》表示,寬恕制度是為了鼓勵公司向執法機構提供隱瞞的信息。這將提高執法機構執法效率。
為爭取減免罰款,囚徒困境下的德國車企紛紛搶先投誠。事件曝光之后,大眾汽車主動承認可能違反反壟斷法規,并迅速向歐盟當局提交了涉嫌反托拉斯的自我報告。
10月20日當天,戴姆勒首席財務官博多?伯(Bodo Uebber)在與記者的通話中公布:“我們已經向歐盟提交報告,申請寬大處理。”
上述歐盟競爭委員會發言人證實,戴姆勒和大眾正與委員會合作配合調查。同時,他表示,進行調查并不直接意味被檢公司犯有違法行為,現在推測調查結果還為時過早。
與大眾和戴姆勒不同,同樣涉案的寶馬公司尚未提交自檢報告。“我們很惱火。”案件公開后,寶馬采購總監馬克思?杜斯曼(Markus Duesmann)表示,“回想起來這是一種奇怪的感覺,我們和我們的競爭對手在談論合作,他們的律師卻已經向歐盟當局匯報了我們的合作。”
哈拉爾德·克魯格表示,寶馬會持續調查該事件,不過一切結果公布都需要時間(原標題:巨額罰金面前 大眾奔馳背叛寶馬爭相投誠)。想獲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