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汽車企業出口7萬輛,比上月增長3.9%,比上年同期增長25.6%,同比呈現持續較快增長。分車型情況看,當月乘用車出口4.6萬輛,比上年同期增長26.8%;商用車出口2.4萬輛,比上年同期增長23.4%。1-5月,汽車企業出口31.6萬輛,比上年同期增長28.2%,增速比1-4月略有回落。乘用車出口21.9萬輛,比上年同期增長39.5%。
崔東樹表示,國際資源價格的上漲,給了中國汽車出口一個很好的機遇。在中國市場的增速放緩的情況下,出口被認為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重要方式。

前幾年我國汽車出口出現下滑,除了出口市場的環境形勢變化外,我國自主品牌汽車技術上存在的限制等因素,也是導致汽車出口下滑的主要原因。相關機構統計數據顯示,如果出口市場能保持一季度31%的增幅,今年有望重回百萬輛規模,這對于我國汽車出口具有標志性意義。自去年以來,自主品牌開始向高端產品爬坡,產品力和品牌影響力雙雙走高,市場份額逐步擴大,一些自主品牌相繼打開海外市場。與此相適應,政策層面的鼓勵舉措也開始發力。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改委和科技部日前聯合印發的《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就提出:“到2020年,自主品牌汽車逐步實現向發達國家出口;到2025年,自主品牌汽車在全球影響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從區域市場看,增量來自西亞的伊朗、美國、墨西哥、俄羅斯等。隨著一帶一路的建設,大量基建和中國資金流向一帶一路國家,為這些不規范的市場帶來巨大的發展機遇,也促進了中國汽車的出口,未來出口潛力巨大。與此同時世界資源價格的回升帶來巴西和俄羅斯等市場的經濟回暖,也直接推動了中國汽車的出口。 從公開信息獲悉,中國自主品牌依托“一帶一路”倡議,正在積極布局海外市場。
進口車市場受到的各方因素干擾較大。諸多政策、需求、渠道等因素都會導致進口車的劇烈波動。在2014年超強的背景下,2015年進口出現高基數的低迷。2016年的3-8月恢復增長,9月表現稍弱,2011-2012月的進口車表現較強。2016年是去庫存的異常的低迷,2017年1-4月的進口車銷量好于2015年的正常表現,形成2017年1-4月的較強恢復特征。
雖然進口車出現2013年以來的持續下滑態勢,但乘用車進口結構仍是SUV為主,其中的高端的四驅SUV市場需求較強,2017年1-4月的四驅SUV仍達到15萬輛,而客車和貨車的近幾年進口表現稍差。
汽車進口的亞洲進口表現不錯,歐洲表現一般,美國進口表現很強。近期日本與韓國的進口車在中國表現的反差很大。日本對華出口車的表現較強,消費者偏好日本車的現實沒有明顯改變,尤其是豐田等混動車型的表現較好。韓國車國產化后的進口體系難以支撐,進口萎縮與體系調整有關系。泰國進口車的增長勢頭較好,體現了進口產品的布局更適應中國環境。
歐洲進口車的進口車的產品優勢較強,各國均表現較好。德國進口車雖然較2012年高位有近半下滑,但近兩年表現明顯改善。匈牙利和瑞典的進口車表現較好,受到國產化的分流影響較大。
從轎車主要出口企業來看,北汽集團圍繞“一帶一路”倡議,展開了以云南瑞麗、南非、墨西哥、伊朗、埃及等地為戰略基地的布局。今年,北汽集團還計劃在伊朗設立合資公司,實現本地化組裝。數據顯示:北汽在全球47個國家搭建銷售網絡154家、建設海外產業基地4家、境外公司7家、KD項目22個,簽約了62家分銷商,銷售網點154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吉利國際化戰略深入實施至關重要。吉利已經在埃及、斯里蘭卡等國家設立了6個KD工廠,白俄羅斯全新的CKD工廠預計于2017年投產,最終規劃產能可達12萬輛,未來該項目將成為吉利進入歐洲國家的重要陣地。 奇瑞國際化戰略依托“一帶一路”,通過深耕人才和屬地化戰略,已進入俄羅斯、埃及、阿聯酋、沙特阿拉伯、阿曼、約旦、敘利亞、伊拉克、阿塞拜疆、巴基斯坦、卡塔爾、科威特、老撾、黎巴嫩等國家和地區。截至目前,奇瑞累計海外用戶已超過120萬。 華晨汽車近年來重點布局伊朗、埃及、俄羅斯等“一帶一路”沿線海外市場。目前,華晨海外經銷網絡遍及非洲、中東、中南美、亞太等100余個國家和地區,經銷商網點總數近400家。 長安汽車(000625 公告, 行情, 點評, 財報, 圈子)考慮在東南亞、南美等國家進行CKD組裝合作,同時借助“一帶一路”的區域合作平臺開拓海外市場。2020年計劃出口20萬至30萬輛汽車。 目前,比亞迪公交電動車足跡已經遍布全球6大洲、50多個國家、約240個城市,在全球已擁有30個生產基地,包括美國、巴西、印度、日本等國家。 廣汽傳祺目前已完成中東、東南亞、東歐、非洲、美洲等五大板塊14個國家的落子布局,并計劃在2019年進入嚴苛的北美市場。
從區域市場看,增量來自西亞的伊朗、美國、墨西哥、俄羅斯等。隨著一帶一路的建設,大量基建和中國資金流向一帶一路國家,為這些不規范的市場帶來巨大的發展機遇,也促進了中國汽車的出口,未來出口潛力巨大。與此同時世界資源價格的回升帶來巴西和俄羅斯等市場的經濟回暖,也直接推動了中國汽車的出口。
前幾年中國汽車出口出現持續的增速下滑局面,2006年時的增速在100%左右,隨后到11年下滑到50%左右,2013年已經是負增長局面,2014-2015年仍延續負增長局面,2016年恢復正增長。世界經濟低迷下的劇烈下滑后,2016-2017年出口增速稍有企穩改善,目前的季度出口量維持在20萬輛左右水平,汽車出口發展瓶頸待突破。
2017年汽車出口最好的是伊朗、智利、美國、秘魯等。增量最突出的是伊朗、美國、智利和墨西哥、緬甸。下滑的是東南亞和南亞的部分市場。一帶一路的效果在去年較突出,今年仍需要更多的支持。
從月度走勢看,近幾年的出口仍呈現季節性特征,呈現夏季走高過山車的見頂回落走勢特征。2016年1-4月出口處于歷年的低位水平,2017年車市出口開局較強,3月有走強向上的趨勢,但相對2014年的出口下滑情況較明顯。
2013-2016年的出口車市都是相對同期下滑的。2017年1-4月整車出口(含底盤)出口27萬輛,增速27%的高位,也是弱勢反彈。今年出口表現較好的是低價未列明機動車的出口。今年傳統的卡車和客車出口都很差,且連續幾年的越野車出口都是低增長和負增長,這也說明我們出口仍是遭遇瓶頸。
中國今年出口的主要高價市場是菲律賓、美國和巴基斯坦。對伊朗的出口表現極為突出,成為40%份額的核心市場。對印度市場的出口結構較異常。
卡車出口市場近期總體表現很差,2016年的下降仍較嚴重,2017年的恢復表現也不強。這其中的增長較強的是緬甸和菲律賓市場。今年對越南的卡車出口單價從2015年的2.27萬美元降到1.02萬美元,走勢較差。
客車出口的主要市場是越南和玻利維亞、埃及等市場。其中對委內瑞拉的出口價格奇高,這也是很有特色的復雜貿易模式,但愿能付款,否則應收的意義不大。香港的出口單價達到20萬美元,估計也是比亞迪等的貢獻。
特種車市場的需求主要是越南和菲律賓等市場,這也是超強的爆發市場,體現了其經濟的快速發展對特種車的需求較強。阿爾及利亞、委內瑞拉市場的出口不太強,但單價很高,利潤應該豐厚。
中國汽車走向世界的過程中,我們的理念要變,我們的視角要變,我們的工作方法也要變,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國際化。我們希望借助“一帶一路”的合作倡議,依托中國崛起的國家背書,同時借道人民幣將來可能要發展國際化,共商共建共享,推進中國汽車企業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