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資金價格上漲成為市場關注重點,銀行貸款利率、同業存單、國債利率、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貨幣基金收益率等等各方面,無一不受影響。然而記者調查發現,這么貴的資金,企業實際上很難接受。例如5月份信托發行數量和規模均創新低,一方面其他產品收益率上來了信托的比較優勢減弱了,另一方面企業很難接受太高的融資成本。而資金的緊俏同樣傳遞到消費貸和現金貸領域,目前消費貸利率在基準水平上浮50%還只是業內中等水平,審批速度也慢了,額度也緊了。未來,我們將持續關注資金價格在金融體系與實體經濟方面的發酵。(曾芳)
資金那些事兒
華融信托研究員袁吉偉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目前,信托公司面臨兩個矛盾:一個是資產供給與市場需求的矛盾;另一個是,資金端價格上漲與實體企業可承受成本間的矛盾。
MPA考核和銀監強監管持續深入,對金融機構業務的影響逐漸發酵。
隨著貨幣市場和債券市場流動性收緊、資金價格明顯上漲,來自機構的信托投資需求明顯下降,此前信托市場供不應求的格局開始發生逆轉。數據顯示,5月份信托新發產品數量401只,合計發行規模708.7億元,均創下年內新低值;而平均預期收益率則保持在6.56%的高位。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多個渠道獲悉,多家信托公司給公司以及子公司各部門全部員工下達銷售指標并有相應獎懲制度。相關公司內部人士表示,在此前流動性充足的情況下,信托公司往往“背靠大樹”,如今銀行系統資金吃緊,信托需要更多地“自謀出路”,但很多公司銷售渠道和能力難以跟上。全員下達銷售指標只是其中的一種營銷方式。
在行業大環境逆轉的背景下,一方面資金成本上漲過快,另一方面實體經濟的融資需求遠未回升,兩端承壓,信托公司只能壓縮自身的信托報酬和利潤空間。
多家公司下達全員銷售指標
記者從滬上某信托公司內部員工處獲悉,近期該公司內部下發“專營經營部門、管理部門及子公司2017年全員營銷規模指標”的通知。該文件對公司管理部門按照級別向員工個人下達了營銷指標,對專營部門以及子公司下達了總體營銷指標。同時安排了相應的獎懲措施。
據記者多方了解,這種全員下達營銷指標的做法在業內并不罕見。在記者當日了解到的近10家信托公司當中有近一半的公司有類似做法。“前幾年不需要下這種執行力很強的文件,也許之后大家都會采用這些方法去做。實際的因素就是今年資金端價格漲得很高然后資產端漲不上去,這段時間大家業務新增乏力,銷售壓力很大。”西南地區一家信托公司的市場部總經理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如此表示。
但并不是所有信托公司都反映產品難賣。“全員下達銷售指標只是一種營銷方式,并不說明信托產品難賣,我們的產品不難賣,基本上當周就消化掉了,但現在這個市場是爭客戶的。平均收益率并不能代表什么,這段時間我們主推的產品收益比年初高一些,年初基本6.5左右,現在6.9左右,甚至還有更高的。”華北地區一家信托公司的理財經理對記者如此表示。
一家銀行系信托人士對記者稱,銀行系信托以前主要依托自家銀行渠道消化,現在環境大為不同了,“以前都找‘爸爸’賣,現在流動性緊張,‘爸爸’無暇顧及,只能靠我們自己,但自己以前不重視這塊,現在突然要自己解決,肯定會出各種問題。”
不管是銀監會對多層嵌套、通道以及其他的監管套利行為的限制,還是央行對流動性閥門的控制,受沖擊最為嚴重的都是包括信托在內的非銀金融機構。對于信托而言,來自銀行等機構的同業配置資金被監管政策拆解,這不僅減少了信托的資金供給,而且這部分抽出的資金還會與信托形成新的競爭關系。
這種監管環境帶來的另一個結果是,信托公司開始重視零售端。一位信托銷售人士對記者表示,以前大家不重視零售,因為相比于機構,零售成本高、要求剛兌。但是現在機構資金進不來的情況下,信托公司只能被迫向零售端發力。這要求信托公司在銷售渠道和能力、內部管理以及品牌建設等方面具備更深厚的“內功”。
5月發行量年內新低信托業面臨兩大矛盾
數據顯示,5月份,信托產品新發行數量為401只,為去年6月以來的單月發行最低值;發行規模合計708.7億元,為去年7月份以來的單月發行最低值。從收益率上看,數據顯示,5月份新發信托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較前幾個月也有所上行,從4月的6.23%上升至6.56%,這也是去年9月份以來的最高值。在銀行理財產品等收益率猛漲的背景下,信托產品的收益雖然仍保持高位,但是并不具備明顯的競爭優勢。
用益信托研究員帥國讓對記者表示,5月信托新發行規模繼續下滑,因為現在大環境處于弱周期,結構來看,政信信托項目、工商企業項目下降比較多,不過房地產信托發行出現較大幅度回升,可能與此前房地產發債、基金融資渠道受限有關,不過目前監管趨嚴,此后可能有所回落。后期在金融去杠杠背景下,收益可能會有小幅回升。
華融信托研究員袁吉偉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目前,信托公司面臨兩個矛盾:一個是資產供給與市場需求的矛盾,目前信托公司新產品供給仍主要以地產等傳統業務為主,而機構需求對此類業務有所飽和或者受未來不確定性加大影響,投資偏謹慎;另一個是,資金端價格上漲與實體企業可承受成本間的矛盾,目前實體企業可承受的融資成本變化并不大,而資金端價格上升較為明顯,導致信托公司較為被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