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第14張新能源乘用車生產資質誕生,由來自廣東的企業“陸地方舟”摘得。網通社從國家發改委獲悉,陸地方舟擬斥資17.83億元建設的佛山純電動乘用車生產基地一期工程獲準,該項目建成后可形成年產5萬輛純電動乘用車生產能力。
這意味著廣東陸地方舟新能源成為繼北汽新能源、長江汽車、長城華冠、奇瑞新能源、敏安汽車、萬向集團、江鈴新能源、重慶金康、國能新能源、云度汽車、蘭州知豆、河南速達、浙江合眾之后的第14家獲得獨立新建純電動生產資質的企業。
根據發改委信息顯示,廣東陸地方舟新能源純電動乘用車建設地點為廣東省佛山市高明區明城工業園,項目新建沖壓車間、焊裝車間、涂裝車間、總裝車間、綜合辦公樓、研發中心等,新增相關生產工藝設備,全部建成后形成年產5萬輛純電動乘用車生產能力。
在建設資金方面,該項目一期工程總投資17.83億元,其中建設投資16.1億元,流動資金1.455億元,建設期利息0.275億元。資金來源為企業自籌5.5415億元,銀行貸款12.2885億元。
純電動乘用車方面,目前陸地方舟推出了2款車型,其中智爵純電動小型SUV 60公里/時等速續航里程超200公里,NEDC續航里程大于150公里,最高時速可達140公里/時;多功能乘用車風尚工信部續航里程達180公里,最高時速可達140公里/時。
目前,陸地方舟集團除深圳外,還在江蘇如皋和廣東佛山,分別建設年產能2萬輛新能源客車和10萬輛純電動乘用車的生產基地和20萬套電動汽車關鍵零部件基地。陸地方舟經過十多年的自主研發、自主生產銷售,在電動汽車領域擁有了較為成熟的關鍵核心技術并積累了產業化經驗。
按照官方規劃,陸地方舟將繼續深耕新能源車領域,計劃用3-5年時間建設成中國乃至亞洲最大或最具競爭力的電動汽車企業。
陸地方舟新能源商用車陣容
官方資料顯示,從2000年起,陸地方舟經過十余年對電動汽車核心技術的自主研發,目前除自主擁有包括“三大電、三小電”在內的電動汽車的三大核心技術和九項關鍵技術外,還積累了豐富的產業化技術和經驗,在政府部門備案了8項企業標準。
2011年底與江鈴集團合作的純電動轎車已成功通過碰撞試驗和1.5萬公里可靠性試驗,并獲得工信部235批公告,列入推薦目錄。同時,陸地方舟小學生專用校車、專用客廂車、7米客車等三款車獲得工信部產品公告。
于2012年4月起,陸地方舟參與工信部純電動車項目組,并提供自主技術的純電動乘用車作各種試驗,通過了工信部所屬國家轎車質量檢驗中心各項嚴格的試驗(包括正面和側面碰撞試驗)。2012年5月11日廣東佛山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綜合示范試點工作啟動,首批陸地方舟純電動汽車在廣東佛山高明區正式上牌上路。2013年初,陸地方舟江蘇如皋基地開始小批量產。